“大商朝境内,是否还有反抗势力?”
“启禀陛下,现在大商朝境内,大部分反抗势力,要么被消灭,要么已经选择归顺,只有一小部分,还在做着最后的抵抗,但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全部被消灭。”
亢姬子站出来,禀报道。
“嗯,现在外敌入侵,我们的内部一定要管控好,绝不能让敌人钻了空子,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给他人作了嫁衣!”
“诺!”
徐忠稽见众人都已经禀报完,便站了出来。
“陛下,现如今,吐蕃、蒙古已归顺,大商朝内乱已解,倭寇已除,应举行登基大典,敕封有功之臣,昭告天下,以安定人心!”
“现在大夏朝大军压境,这个时候举行登基大典,是不是为时过早了?”
“正是因为强敌入侵,国才不可一日无君,虽臣等甘愿奉陛下为主,但天下人,未必都如此,陛下理应扛起大乾的龙旗,威震海内外,收服人心,才可天下归心,名正言顺!”
其余众人一听,这可是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啊,你虽然可以不注重名声,但我们不行啊,这新朝建立,怎么说也有我们的一份功劳,敕封有功之臣,理所应当。
于是,众人纷纷站出来进谏道:“是啊,陛下,名正言顺,才可保社稷安危,天下万民,才有主心骨啊,登基大典,势在必行,越快越好。”
“臣附议!”
“臣附议!”
……
李不凡一眼就看出了他们心里的小心思,也难怪,打生打死,不就为了今日么,也罢,就顺了他们的意吧。
“既如此,那就选个黄道吉日,举行登基大典,敕封有功之臣。”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纷纷跪了下来,磕头行礼道。
“平身!”
“这件事情,就由徐忠稽牵头,亢姬子、谷空星、刘向阳、白廉、庞广龙、史小龙、耶律阿布河、王飞虎等协助,先草拟出一个章程来,经朕许可后,才可实行。”
“臣等领命!”徐忠稽等人站了出来,领命道。
“登基大典,务必做到节俭,不能铺张浪费,还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不能给敌人可趁之机。”
“臣等遵旨!”
“还有何事,没事就退下,各自忙去吧!”李不凡询问道。
“陛下,臣还有一事启奏!”
李不凡有点不耐烦,这徐忠稽今天是怎么了,没完没了的。
“何事?说!”
“这本是陛下的私事,但也是关乎我大乾长治久安的国事,还请陛下示下。”
“何事?”李不凡一脸疑惑,不知这徐忠稽要想说什么。
“就是立后,充实后宫之事,还请陛下早做打算。”
李不凡一听,就不乐意了,虽然说不该享受的都享受了,但名不正言不顺,这终归是不好的,怎么的也得给人家一个交代吧。
“老子连婚都还没结呢,立什么后,这事,容后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