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对白婉清的手艺,又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第二天,将暖暖送到学校后,宋云苓脸上的笑就没下去过。
她坐在院里,话里话外的,都在炫耀白婉清几千里大路给她送来的酱菜。
有几个婶子羡慕的说道:“你儿媳妇太孝顺了,几年也没见你儿子回趟家,她才回大西北多久!
还特意给你做了酱菜送来,那黄桃罐头瓶子,都存了不久吧?
我家儿子要能娶着这样贴心的,我得把她供起来伺候,就怕我儿子没那福气。”
“老宋,你是享福了,我家别说她会做,你要做的不好,她还嫌弃呢!
不就是个学校的老师吗?架子拿得足,这不知道的,还以为打哪儿来的资本家。
我老看不惯了,打发他俩出去住,省得看得闹心,老娘才把儿女养大,不想伺候人,爱咋过咋过,我才不管呢!
反正每个月给点养老钱,我日子比谁过的都舒坦,有孙子我也不会带,反正种不会断我手里,我也有脸去见列祖列宗。
现在我是活明白了,倒是我女儿,三五不时的给我送鸡送鸭,还是养闺女好啊!
当年咋没多生几个呢!养儿子都是债,上辈子欠了他家的,把我裤衩都薅光!”
“可不是,我隔壁家三闺女,人女婿也孝顺,隔三差五的买菜拿钱,两老口那日子,过得比我还要顺心,羡慕不来的。
以前觉得女儿是个赔钱货,现在看,儿子才是贴老本的,我咋就这么命苦呢?饿饭年代勒紧裤腰带。
现在几个儿子还养不活我,还好有退休工资,不然我都要去喝西北风了,养儿子不靠谱的,死了那条心吧!”
“还好我家两女儿,我这身新衣服,都是她们买的,前儿个又给我拿钱了。
以前你们还瞧不上,现在吃上苦头了,都说了,别重男轻女,时代不一样。”
这话落在那些重男轻女的耳中,语气都尖酸了,“要不是有个儿子在,都没人给你养老送终,死了丫头片子埋你啊?女儿嫁出去,那就是别人家的?”
“不过,你一把屎一把尿,把她拉扯长大,她要丧良心,你能咒她全家不得好死,我家那两个,还得贴补我!
她哥还没结婚,现在说了个对象,正打算定亲,家里又掏不出钱,可不得在女儿手上拿嘛!
反正她婆家也不差那点钱,被发现,也就挨两顿打,苦日子都过来了。
这有啥!还得感谢我这当娘的,给她找了个吃得上饭的。”
这几个,就是洗脑选手,不管啥地方,都有老鼠屎存在,大院也不例外。
尊重人性的参差!
宋云苓冷嗤:“你们这种吸血蚂蝗,女儿遇着了,真是上辈子倒了血霉,老的不说贴补点,还想从她手里掏,你在想屁吃呢?瞧你那抠搜的劲,钱留着死了买棺材吗?”
宋云苓一番话说的她们脸色漆黑,太不中听了。
“老宋,你咋阴阳怪气的?咱就事论事,女儿确实不如男的,嫁的远了,就跟白养似的。
家里有啥事,她也帮不上忙,拖儿带崽的,你还得给她整口吃的。
反正我就喜欢儿子,好歹能往家里娶,老了有个伺候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