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四合院的来龙去脉(2 / 2)

这六户里面,有三户住的是老两口,现在都已经退休了,儿子或者女儿都已经成家,单位里也都有分的房子。

有一户就是李德宝兄弟的发小,一家四口人,家里算是比较困难。

还有一户跟这位发小的情况差不多,不同的是,这户人家父母具在,还有儿有女。

最后一户是一对刚结婚没多久的夫妻,男的以前也是在街面上混的顽主,他爹是个电工,后来在一次维修电路的时候不小心摸着了电门,被电死了,成了因公死亡。单位害怕家属闹,除了赔钱外,只好让他当混混的儿子接了班。

要说这位仁兄,可真是个无理也要搅三分的主儿,从小到大主打的一个蛮横不讲理,如果不是他闹的厉害,最后也轮不到他接他老爹的班。

这次的事件,也是这家伙领的头,除了不想交房租是一回事,更是想弄一些好处。

在他的蛊惑之下,院里的人都串联了起来,一起对抗房东老头父子。

知道了租户的情况之后,李德宝又与房东父子联系上了。房东父子此时一筹莫展,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继续让邻居免费住着房子,又有些不甘心。

听说李德宝想买院子,大为高兴,就像看见了救世主一样,拉着他不让他走,非要把房子卖给他。

原本房东老头的身子骨就不好,他儿子就想把他接到云南养老,就近照顾。要不是老头为了要回房子,可能早就去云南了。

如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又听说李德宝透露出想买院子的想法,无论是老头还是他儿子都希望能够尽快把院子出手,早点离开京城去云南

但李德宝不是傻子,现在这种情况大家心里都清楚,即便买了这院子能不能拿到手还不好说,但他知道房东有卖房子的想法就好办了,无非就是想办法把住户搞定。

王大山曾经对他说过,看到好院子别怕花钱,只要是钱能解决的事情都不叫事情。他有底气的原因也是因为如此。

但他毕竟不能替王大山做主,所以打听清楚消息之后,他就给王大山发了电报,希望王大山能够亲自过来坐镇,他相信王大山,只要他来,肯定能把院子拿下。

王大山听完李德宝的讲述,对李德宝非常满意。

记忆中,前世很多有钱人的宅院都买在了南锣鼓巷附近,有一个比较出名的私人住宅是达贝子府。解放前许多名人的故居也在南锣鼓巷,其中有溥仪的皇后婉容,还有就是冯国璋的故居。

这是一块好地方,又在什刹海的边上,在这个地方有一座三进的宅子,以后肯定能值大钱。

王大山来了兴趣,让李德宝带他过去看看。

距离有些远,李德宝出去叫了一辆倒骑驴,两人坐上了车,一路去了南锣鼓巷。

到了地方,王大山先是围着这个院子转了一圈,看了看整体的规模,一看就相中了它。

确实是一个好院子,除了有李德宝描述的那些地方之外,这处院子对于一些细节的保留都很完整。

比如广亮大门上的纹路,以及顶瓦之下的雀替和三幅云都保存完好。还有五脊六兽,非常的漂亮。

周围的环境也不算杂乱。

进入到院子里,发现前两进院子都是空的,不但保存完好,也十分整洁。显然当初开幼儿园的时候是经过修葺的。

第三进院子就有些凌乱,有一些搭建的建筑,但是不多,大体上还是保持了整个院子的风格。

最让王大山满意的是,这个四合院的第三进院子以前并不是传统的后罩房,用作仆妇马厩之用,应该是女儿家居住的院子,大小跟第二进院子差不多,并不显得拥挤。

这就很好,王大山更加满意了。

看完房子,他指示李德宝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个院子拿下来。为了以防万一,先跟房东谈,把产权先拿下来,再慢慢跟住户扯皮。

哪怕补偿也好,赔钱也罢,只要想想办法,总能让租户搬走。

李德宝答应了下来,心里已经在暗暗思索应该怎么办这件事情。

这是他第一次替王大山办私事,他必须全力以赴。如果办不好,他还有啥脸面拿着高工资?不如自己找块豆腐撞死。

今日暴更6600字,希望多一点用爱发电!如果喜欢本文,请去书评区给作者一个五星好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