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瓷器运出来了(2 / 2)

王大山和李援朝也没有休息,马上就往地下仓库里爬,王正风则把绳子绑在小车上,把小板车放了下去。然后他就在通风口放风。

天气寒冷,他点了一堆篝火慢慢的等着。大约过半个小时,绳子晃动了起来,知道人要上来了,赶紧往上拉绳子。

很快,一个板车被拽了上来,是王大山先上来了,小车上装着一个箱子,箱子里是瓷器。片刻之后,李援朝也上来了,同样是瓷器。

今天王大山特意让李援朝都装的是瓷器,先把瓷器运走,然年后再运金条。

行动很顺利,两个人连续下去了五六趟,终于把瓷器装完了。最后又下去一趟,把之前放在写字台大缸里的字画卷轴一股脑的都搬了出来。

王大山看了看时间,已经凌晨3点了。不能再继续了,今天要回去了,不然天亮了让人看到实在不好解释。

好在王家道观也在山里,一般情况下,周围没什么人经过。但初冬季节也有猎人上山打猎,万一被人撞见了也不好,所以还是早回去为好。

三人把瓷器箱子都捆在了骡子背上,字画卷轴王大山自己背着。王正风清理了篝火,再把通风口掩盖好,就打道回府了。

等回到道观,王大山迫不及待把所有的瓷器都拿了出来,仔细的欣赏。

别说,还真有好东西。

瓷器一共有十二件,王大山感觉最好的一件,应该是一个青花龙纹大缸,也就是摆在武藤写字台上的那个。

为什么说这件最好,因为他觉得特别像是明嘉靖的龙缸真品,用来祭祀的那种。虽然不是特别大,但也很霸气。

明嘉靖龙纹大缸

为什么说特别的像?因为王大山还没有入门,也看不太明白,只是凭感觉认定为真品。

龙缸的烧制不易,难度极高。由于胎体厚重,导致拉坯、利坯和烧窑难度极高,因胎厚而致受热不均使开窑时常常出现坠裂、惊碎的现象,所以是史上公认最难烧的瓷器。

据《景德镇陶录》龙缸窑记载,“窑制前宽六尺,后如前,饶五寸,入身六尺,顶圆”。烧一窑龙缸消耗的燃料约松柴一百三十,体积之大,重量之重,要求做坯、利坯和烧窑工匠具有高超技艺。

万历的定陵中没有使用本朝制品,却使用了两件嘉靖龙缸,就此,不少人推断万历年间龙缸没有烧成,才不得已使用嘉靖制品。

北京保利2022年秋拍上有一个明崇祯青花海水云龙纹案缸,成交价达到了四百多万元。但这一件王大山觉得更加霸气,说不定比那件更好。

除了这件大缸,还有一对明万历斗彩飞马缠枝花卉梅瓶,王大山也觉得十分好看,想想前世那个斗彩鸡缸杯的价格,他觉得这对梅瓶应该也不便宜。

剩下的都是一些清代的瓷器,从雍正到道光的都有,有青花的罐子,有珐琅彩的瓶子,大盘。还有粉彩的笔洗、小碗,碟子等等。意想不到的是,还有一把紫砂壶,王大山对这东西不太了解,但既然被摆在了博古架上,说明也是有一些价值的。

这些东西值钱不值钱他不知道,但漂亮是真漂亮。那紫砂壶,王大山决定以后就用它来喝茶了。

除了瓷器之外,还有一些卷轴,有书法也有古画。他对书画兴趣不算大,只是草草看了一眼,就放到了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