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筑基的方法以及药浴所用的药方,则是每个府兵家的不传之秘,除师徒父子,概不外传。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武将家族即使家中所有男丁都必须征战沙场,也会在家中或以管家,或以教头的方式,留下一两个忠心的奴仆,只是为了家中的武将传承不至于断绝。至于像程砚这种小门小户的府兵来说,则会通过多子多福来摆脱这种传承断绝的威胁,像程砚这一世的家里,虽是只有他父亲一人作为迁徙至此,但是山东老家中也是有着5个兄弟,且兄弟6人都是通晓家传武艺及一些不传之秘。况且府兵也就是每户一丁,兄终弟及,父辞子继,直至家中只留独子,方可在家休养生息,待留有后备,不至传承断绝。
就像现在这样,程砚的父亲虽是出征在外,家中却是以程砚为尊,教养弟弟们,根据父亲留下的方法为适龄的弟弟筑基,配制药浴,传承武艺。
穿戴好所有负重装备,程砚叫醒已开始筑基的二弟,兄弟两个没有过多的言语,在程砚的带领下,兄弟两个就按照程砚记忆中的路线慢跑了起来。围着小村慢慢跑了两周,大概有个3、4公里的样子,程砚就带着二弟程墨慢慢走回家中。二弟烧火,程砚做了一锅麦饭。叫醒还在熟睡的三弟程镇,兄弟三人默默吃着早饭,之后二弟带着三弟出门找小伙伴们玩耍,而程砚则收拾完家务后背着装书的背篓向着族学而去。
要说程砚这一世的父亲程誉也是挺有意思的人,自己明明是个文墨不通的武夫,给三个儿子取得名字却又个个不离文墨,可能这也是作为父亲对于儿子的一种美好的期望吧。毕竟自己虽是过惯了刀口舔血,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日子,长子虽是摆脱不了成为府兵的命运,幼子们不必入军武也是好的。这样一则说明长子安在,二则家中后辈也能慢慢走出一条别样的路。
话说程砚来到族学中,并没有像他所想的那样简简单单的背诵经史子集,而是将整个上午分成两份,一份经史子集,一份兵家名篇。下午则是在村中的校场中各自磨练自己的家传武艺,虽是族人,各家亦有各家的独传秘技。毕竟像程砚这种府兵子弟,长大后大多数是要军中效力的。要说程家庄的这一族学还是左三领军将军程咬金所承办的,族学中的书籍与夫子的月钱都是作为家主的程咬金所支付,以希望程家也能代代兴旺。在程家庄的族学中,每十天一个休沐日,作为旬休。每天也就是两顿饭,一作朝食大概早晨9点钟左右,一作辅食也是族学的放课时间,大概下午的4点钟左右,这个让已经习惯了一日三餐的程砚一时有些难以接受,但又不能搞特殊,也就慢慢忍了下来,习惯了,也就好了,总结来说,府兵的儿子伤不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