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兀了。</P>
但看着湖水阻隔在外,心中稍安。</P>
“老师,这可真壮观,水泥之事我已经禀告父皇了,想必父皇不日就会让老师重新回到长安的。”</P>
李承乾开口说道。</P>
罗子烨听到此话,额头上不由得浮现出一抹黑线,让他回长安倒不如把他打发去扬州造船。</P>
“怎么,在巴陵委屈你这个太子了?”</P>
罗子烨说道。</P>
李承乾闻言,连连摇头,道:</P>
“不委屈,但老师若是远离朝廷,承乾可就无人能够倚靠了,近日听说朝中大臣有意让李泰复出,虽然父皇还未曾答应,但以父皇对李泰的疼爱,说不定父皇一心软,就会将李泰给放出来。”</P>
“呵呵,不过都是些跳梁小丑罢了,即便是李泰出来了,也争不过你,你是嫡子,也是陛下登基之后立的太子,只要你不犯错,谁也拿你没办法,而且陛下最讨厌的就是五姓七望,一个靠着五姓七望复出的皇子,还不值得你担心。”</P>
罗子烨眯着眼睛,看着云梦泽那滔滔江水,心如古井。</P>
历史上若不是李承乾自己作死,又怎么会落得那么一个下场。</P>
“可老师的才华更应该造福天下万民,不应该待在这乡野之地,埋没了才华。”</P>
李承乾依旧说道。</P>
罗子烨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挥了挥手,道:“这件事你别跟我说,你去跟陛下说去,我在这里也挺好的,每天溜街逗鸟也不错,咱也不担心钱,也不担心有人欺负,去长安城多累。”</P>
说着,罗子烨便径直往城内走去。</P>
李承乾见状,连忙追了过去。</P>
......</P>
半年后。</P>
贞观四年,十一月。</P>
罗子烨在巴陵待了快一年。</P>
李承乾在入秋之时,便被李世民召回了长安,而李泰因为文武百官们的劝说,使得李世民答应恢复了卫王的身份。</P>
而孙思邈在得到书信一个月后,也来到了巴陵。</P>
罗子烨直接将松下交给了孙思邈,唯一的嘱托就是让孙思邈用松下进行了人体实验。</P>
松下不负众望,在第十日,面目全非的死了,而孙思邈对人体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人原来在破开肚子之后,重新缝合还能活,而且摘除一些器官之后,依旧能够让人活着。</P>
而今日。</P>
罗子烨看着手中的书信,心中隐隐有些激动。</P>
扬州的船厂,总算是有动静了。</P>
信上罗四德写着,已经制作出一艘大船,能够容纳将近两千人,如今已经处于实验阶段,只要能够经受住海上的风浪,便算是成了。</P>
“等了这么久,总算是要成了!”</P>
罗子烨眉宇之间闪过一丝寒芒,看来得回长安了,在巴陵待了这么久,有事情要做了。</P>
旋即,罗子烨在书房奋笔疾书,写了一封书信,送往了长安。</P>
半月后,李世民便收到了这封书信。</P>
看着书信上的内容,李世民仿佛松了口气一般,只在信上写了一个字,然后让人将书信原封不动的送去了巴陵。</P>
罗子烨收到书信后,已经临近年关了,看着书信上那一个准字,罗子烨在巴陵过完年后,便带着人朝着长安而去。</P>
初春时节,罗子烨再次出现在了长安城外,虽然来来往往这么多次,但每次见到长安城墙,罗子烨都有一种亲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