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一月,晋国魏舒、韩不信前往京师,与齐国高张、鲁国仲孙何忌、宋国仲达、卫国世叔申、郑国国参、曹国大夫、莒国大夫、杞国大夫、小邾国大夫在狄泉会见,重温过去的盟约,命令修筑成周的城墙。
会见之时,魏舒面朝南,卫国的彪傒说,魏子一定会有大难。逾越本分而颁布重大的命令,这不是他能够承受得了的。《诗》说,‘敬天之怒,不敢戏豫。敬天之渝,不敢驰驱。(恭敬地对待上天的怒气,不敢轻慢。恭敬地对待上天的变异,不敢任意放纵。)’何况干逾越本分而去做大事呢?
己丑,士弥牟负责修筑成周城墙,将任务交给诸侯大夫,又总交到刘子那里。由韩不信负责监督。
十二月,鲁昭公在乾侯去世。
赵鞅因此询问史墨,表示,季氏赶走他的国君,而民众顺服他,诸侯亲附他,国君死在外边而没有人去惩罚他,这是为什么?
史墨回答,事物的存在有的成双、有的成三、有的成五、有的有辅佐。所以天有三辰,地有五行,身体有左右,各有配偶,王有公,诸侯有卿,都是有辅佐的。上天生了季氏,让他辅佐鲁侯,时间已经很久了。民众顺服他,不也是很合适的吗?鲁国的国君世世代代放纵安逸,季氏世世代代勤勤恳恳,民众已经忘记了他们的国君。即使死在国外,有谁去怜惜他?社稷没有固定的祭祀人,君臣没有固定不变的地位,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所以《诗》说,‘高岸为毂,深毂为陵。’三王的子孙后代,在如今成了平民,这是主人所知道的。在《易》的卦象哈桑,代表雷的《震》在《乾》之上,叫做《大壮》,这是上天的常道。从前的成季友,是桓公的小儿子,文姜所宠爱的儿子。刚刚怀孕的时候就占卜,卜人报告说,‘生有嘉闻,其名曰友,为公室辅。(生下来就有好名声,他的名声叫友,成为公室的辅佐。)’等到生出来,和卜人所说的一样,在左手掌上有纹路像‘友’,就以此为名。后来在鲁国立下大功,受封在费地而做了上卿。一直到文子、武子,世世代代增加家业,不废弃过去的功业。鲁文公去世,东门虽杀死嫡子,立了庶子,鲁国国君在这时就失掉了国政,政权落到了季氏的手中,到这一位国君已经是第四代了。民众不知道有国君,凭什么得到国政?‘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因此做国君,要谨慎地对待器物与名位,不可以随便拿来借给别人)’
这一年,曹国国君曹声公被弑,曹国公子通自立为曹国国君,是为曹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