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晋惠公(三)(2 / 2)

王朝的腐朽 立日耳 345 字 2024-02-14

晋惠公五年,即公元前六四六年,秋季,沙鹿山(晋地,今河北大名东)崩塌。

晋国大夫卜偃便表示,一年之后就会有大灾难,几乎将要亡国。

冬季,秦国出现饥荒,便向晋国求购粮食,可晋惠公却拒绝了。

晋国大夫庆郑劝谏惠公,表示,背弃恩德就没有亲人,幸灾乐祸就是不仁,贪婪吝啬自己的东西是不祥,使邻国愤怒是不义。四种德行都丢弃了,用什么来保护国家呢?

晋大夫虢射则表示,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庆郑又说,丢弃信用,背弃邻国,有灾患时又会有谁来救援呢?没有信用就会发生灾祸,失去了帮助必定会灭亡。就是这个样子。

虢射则说,即使给了秦国粮食,不会减少多少怨恨,反而会让仇敌增加实力,不如不给的好。

庆郑则答,背弃恩惠,幸灾乐祸,是民众所不耻的。就算是亲近的人也会因此结仇,更何况是结怨的仇敌?

晋惠公没有听从庆郑的进言,庆郑退出来之后就表示,国君一定会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