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眼已到十三这夜里,武蘅与陈惜悟带了弟子下山接应购粮弟子。
各路人马拉回了百十来车粮。按青竹嘱咐,仍旧清理车辙痕迹。
运完粮,车马驴皆圈养在山脚院落里。
花灵等人也都在北山上接应,见人扛着粮回来,个个欢喜。
青竹见惊雪回来,更是欢喜的跟只猫一样,早粘上去。
惊雪将糕点给她,耳边说:“书生给买的。”
青竹接了抱着。惊雪又取了一个小盒给流星,笑道:“送师姐的,也不知道师姐喜不喜欢。”
流星接了打开一看是根簪花,笑道:“喜欢,谢谢。”
青竹道:“怎么我就是糕点,她就是好看的?”
流星道:“还用问么?你跟那什么一样能吃啊。”
青竹道:“哼,一会不给你吃。”
大家又彼此说着这些日山上山下发生的事,个个惊喜自不必多说。
北山又早背下夜宵,众人吃了,方回去歇下。
惊雪、青竹也随花灵回去,姐妹俩歇下,惊雪便把见书生这一节说与她听。
天亮后,也无紧要事,武蘅师兄妹并石格等弟子至午后方到花灵这请安,大家坐着吃茶闲话。
期间,章竹汇报道:“西山那边下山的机关草图已绘制完成,明日我便做模型推演,若没问题,接着就着手动工了。”
花灵笑道:“你立了大功了!”又对武蘅等人说道:“说句你十人不爱听的话。
“你们的弟子比你们一点不差,他们年轻,脑子活络,所以常言:‘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是没有道理的。
“如今事多,你们要引导好他们,把事都安排下去,多培养些人才。”
武蘅等人都笑称是。
鲁定楼笑道:“今日我取了两把小匕首送她姐妹二人。”
一面说一面从袖里取出两把精致小匕首,说道:
“这是以前我炼的,别看它只有巴掌长短,可是能削铁如泥,别个刀剑还比不了,你们拿来切水果都可以。”
惊雪、青竹起身过来接了,都叹“好精美”,拔出来一观,却是极柔美的锋刃。
两人道了谢,又说“喜欢”。
青竹随口说起:“之前离家时,爹爹也送了一把匕首给我们,可惜丢山下客栈了。”
杨泰道:“怎么不早说?我派人下山寻回就是了。”
青竹笑道:“那样会引人起疑的,估计这会也不在了,如今有鲁师兄这个也就心满意足了。”
杨泰点点头笑道:“我说小师妹,按理师叔还没教你什么东西,你也没什么江湖经验。
“你这些谋略的本事哪学来的?怎么想问题行事这么果决老练?”
青竹呵呵笑道:“杨师兄过奖了,书里有,主要是多读书。”
惊雪、流星一听,一口茶差点没喷出来,擦了擦嘴角,笑道:
“问你话你就好好回,什么叫‘书里有,主要多读书’?
“你才读几本书啊,也不怕人笑话。”
流星道:“这些天来,我也算见识了,她的最大本事就是脸皮厚。”
说的众人都笑了。
青竹笑道:“虽说书没读几本,也没多少江湖经验,也就是从梅山到须弥山。
“但故事我可听了不少,你们不知道,我们梅山上有一位牧羊老人,与我们是忘年交,我们都叫他爷爷。
“他闯荡江湖那么多年,什么没见过经过?连一个人的心是什么颜色的,他瞄一眼就知道了。
“那会他常与我们说天南地北的事,讲他经历过的事,这些虽说是他的经验,但若谁听了去,自然也都是学问。
“虽人各不同,但情理都相通,就像没理由你吃多了撑着,我吃多了就不会撑着。
“还有,他可有一百多岁了,可是一个老神仙。”
杨泰听了,道:“真的?还是又拿师兄们逗乐?”
惊雪笑道:“这倒是真的。那会我们采药时碰见的,我们常一起烹羊肉吃酒,听爷爷讲故事。
“他连自己一百几十岁了都记不真切了呢。”
武蘅等人感叹道:“这么说来,年岁与咱们祖师差不多。想来定是位方外高人。”
青竹道:“怎么你们都觉得爷爷是高人?爷爷可不会武功,也不会医术,就是寻常人,年轻时倒是个读书人。”
花灵道:“你姐妹二人也是好造化,虽说那爷爷不懂武学,但活到这岁数,只怕早也不是凡人了,别说可为你们师,亦可为我师了。”
众人皆点头拈须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