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都开战后,燕帖木儿不愧是行军打仗的好手,连战连捷。
但上都倒剌沙这边的兵多,援军不断抵达战场。
双方激战两个多月后,在长城沿线形成了僵局。
就在这时,据守辽东的齐王月鲁帖木儿,趁着上都这边后防空虚,突然临阵倒戈,出兵进攻上都,杀死辽王脱脱。
中书右丞相倒剌沙被迫投降。而上都皇帝阿剌吉八在贴身侍卫的保护下,在混乱中逃出,不知去向。
在前线作战的上都将士听闻消息后,只好向燕帖木儿投降。
伯颜、脱脱这两叔侄因为在“两都之战”中立功,后被燕帖木儿提拔、重用。
元大都这边大获全胜。
这是大元帝国第四次为了帝位而内斗。
“两都之战”刚打赢,使者就向朝廷回报,说元武宗的长子和世瓎找到了。
这个消息让元文宗有点难受了。
该不该让位给亲哥哥呢?
让位,自己难受。不让的话,自己失信。当初,元文宗可是当众说了,哥哥归来时,即刻让位。
唉,都怪自己嘴欠。
元文宗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派中书右丞跃里帖木儿,去接亲哥哥和世瓎回国,继承大统。
和世瓎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是喜出望外。
他万万没想到,自从亲叔叔元仁宗答应要立自己当太子,后又变卦,这都过了快二十年了,帝位居然从天而降。
在途中,和世瓎玩了点小心眼。他没有直接去元大都即位,而是变道先去漠北。
因为他父亲元武宗之前长期驻军在北方,也是先在漠北即位,再南下大都。
一来,和世瓎想先去漠北,笼络诸位亲王,利用父亲以前的声望,打打人情牌。
二来,他担心直接去了大都后,怕弟弟突然反悔。
1329年正月,和世瓎在事先没有告知图帖睦尔的情况下,在漠北诸位亲王的拥戴下,在哈拉和林宣布正式即位,成为大元帝国的第八任皇帝,为元明宗。
随后,和世瓎便缓缓南下元大都,中间还在元上都停留了一段时间。
三月初四,元文宗又遣燕帖木儿奉皇帝玉玺北上。
四月初七,燕帖木儿与和世?一行相遇,便率百官献上玉玺,并陪同和世?返京都。
八月初一,和世?抵达晃忽叉。晃忽叉也叫元中都。
八月初二,图帖睦尔也从大都赶到。
两兄弟久别重逢,叙起旧情,自然都是潸然泪下。
当天,和世?宣布,册封弟弟图帖睦尔为皇太子。并当众承诺,依照元武宗、元仁宗旧事,他和弟弟图帖睦尔也是实行兄终弟及,叔亡侄继的继承规则。
图帖睦尔也立刻表态,自己以后将立哥哥的长子——铁锅为太子。
随之,和世?在晃忽叉宴请皇太子及诸大臣、诸亲王,其乐融融。
可四天后,29岁的和世?突然在晃忽叉暴毙,死因不明。
元朝廷对外宣称,是元明宗突然得了急病,是病死的。
皇太子图帖睦尔顺理成章,又再次被拥立为新君,成为大元帝国的第九任皇帝。
也就是说,他一个人当了两次皇帝。
对此,世人皆哗然,议论纷纷。
后来,有人说是元文宗图帖睦尔派人下的毒手,也有人说是权相燕帖木儿派人下的毒手。
说起来,这个锅,燕帖木儿背得没有道理。
第一,燕帖木儿年轻时,是元武宗的贴身侍卫。燕帖木儿发动兵变,固然有为自己谋权争利的一面,也和元武宗昔日对他的恩宠有关。
和世?比弟弟年长四岁。按理,燕帖木儿在当贴身侍卫期间,对元武宗长子的感情会更深一些。
第二,和世?、图帖睦尔这两兄弟,谁当皇帝,燕帖木儿都是中书右丞相。
图帖睦尔要让位给哥哥,并不损害他的利益。燕帖木儿为什么要冒险背上弑君恶名,引起元武宗旧臣的不满。
和世?死后,他的遗孀八不沙被封为皇后,带着两个儿子——九岁的铁锅和三岁的懿璘质班,随着小叔子元文宗住在后宫。
几个月后,八不沙也死了。
一个皇后居然在后宫中,不慎掉入火坑,被活活烧死。
元文宗对兄嫂的手段过于恶劣,引起一些亲王和大臣的不满。不少人因此辞官。
而盘踞在云南的亲王秃坚不花,就以元文宗得位不正为由,拒不奉朝廷命令,在云南自立。
元廷调集大军,历时一年多,才平定秃坚不花的叛乱。
这是大元帝国第五次因为帝位而内斗。
元文宗即位不久后,开始要考虑册立太子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