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转战数千里(2 / 2)

而元上都此时却是防务空虚,兵力薄弱。

因为这些年来,元帝国为了镇压各路起义军,不断从蒙古大草原抽调人马南下。

关先生一战拿下元上都。将士们看到都城里不计其数的钱财、粮食,还有美女,都兴奋地沸腾起来。

接着,中路军向东进军,转战辽阳行省,攻占全宁路。鲁王闻讯弃宫殿而逃。

又夺取辽阳行省所在治所辽阳路,击杀东北总管吕震。

中路军不但在元帝国的大后方打下了自己的根据地,其实力和声势更胜以前。

蒙古的亲王们担忧不已,纷纷派使者急报大都,请求朝廷支援。

至正十九年十月,铁锅令太平之子——知枢密院事贺均领兵攻打辽阳,结果是无功而返。

就在这时候,破头潘提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打高丽。他的理由有两点。

一是贺均进攻中路军失败后,元廷肯定还会再派猛将过来,绝不会坐视我们在他们大后方闹事。

如果拿下高丽,一旦辽阳危急,我们还可以退守高丽,依靠鸭绿江防守。

二是高丽多次出兵帮助大元平乱。光是脱脱征伐张士诚时,高丽就出了两万精兵。我们打高丽也相当于断了大元的一只手。

破头潘的提议,关先生等人同意了。

于是,至正十九年十一月,破头潘率几千人首次渡鸭绿江,攻击高丽。

这一次,只是试探性的进攻,主要想看看高丽兵是什么水平。

破头潘和高丽军打了两场小仗,掠夺一番,扬长而去。

当时的高丽都指挥使金元凤觉得反正城池没丢,加上自己部队吃了亏,怕被恭愍王追责,瞒着不报。

破头潘回去后,对高丽军给出四个评价“不足为惧”。

十九年十二月,破头潘、冯长舅领两万精兵卷土重来,以雷霆之势再攻高丽。

高丽的西京——平壤等地被占领。高丽都指挥使金元凤,副都指挥使朱永世被击杀。

但中路军也就此罢手,没有继续进军,而是修缮平壤城,把打下来的这一小块地盘,作为自己的一个小根据地。

当时,高丽的都巡察使郑世云还向高丽国王禀报,说贼军没有继续进逼的迹象,请大王放心。

到了至正二十一年,西路军向李思齐投降。元廷压力大减,开始腾出手来对付东路军和中路军。

察罕帖木儿从关中被调到河北,水陆齐下,进攻正在内斗的东路军。

孛罗帖木儿派手下大将进军漠南,收复了上都。

搠思监、迭里帖木儿、囊加歹、方脱等人率大军北上辽阳,大举进攻中路军。

元上都、广宁、辽南、辽阳先后失陷,冯长舅战亡。

形势岌岌可危。

无奈之下,关先生率领十万中路军倾巢而出,直奔高丽,打算据为己有。

至正二十一年七月,中路军全军压入高丽,首克朔州,再破安州、慈悲岭等地。

十一月攻破高丽都城——开城,紧接着分兵取江华府、安边府等地。高丽恭愍王弃都城而逃。

高丽几乎亡国。

中路军这次大举入侵,是高丽君臣们意想不到的。

高丽大臣李穑为此感慨赋诗,“近闻群盗满中州,岂料余波到此流?”

但是,恭愍王逃的时候太匆忙,来不及带走后宫三千佳丽,以及数不清的美酒、珠宝。

就像当年刘邦占领咸阳后,面对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富丽堂皇的宫殿楼台、千娇百媚的宫娥美女,乐不思蜀了。

幸好,他身边有萧何劝谏。

但中路军的将领当中没有“萧何”。

拿下高丽都城后的中路军高级将领们,开始沉迷于酒色。他们忘了高丽还有一半没打下来,忘了进一步扩大战果。

一旦酒杯摸多了,包子吃久了,将士们的手往往容易发抖,拿不稳剑。

而高丽名臣郑世云正在派人四处奔走,积极呼吁、组织各地义军抱团,准备反攻。

至正二十二年春,郑世云指挥二十万官、民联军,进攻开城,开启复国战争。

后来的朝鲜王朝开国君主——李成桂在收复开城一战中一举成名,率先登上城门,撕开中路军的防线。

李成桂也从此开启自己传奇的一生。

结果是中路军大败。关先生、沙刘二战亡。破头潘率余部杀出重围,逃离高丽,回师辽阳。

中路军意图占据高丽作为根据地的意图破灭。

此时,中路军已无路可走。

元廷的军队正在辽阳等着他们。

当年五月,破头潘率残部进攻辽阳,兵败被杀。

然而,中路军并没有完全被消灭。

毛居敬继续领军转战辽阳各地,但再也没有什么作为。

到了至正二十三年三月,中路军残部最后赌一把,再次进入漠南,进攻元上都,结果是彻底失败。

从此,再也听不到中路军的消息。

三路北伐中,中路军出去最晚,实力最弱,但战果却是最辉煌,坚持时间最久。

七年来,中路军越挫越勇,突破重重包围,以谜般的行军路线,妖娆的走位,转战数千里,烧元中都,占元上都,据辽阳,攻高丽,斩杀元廷将领无数,牵制着多支元军主力。

可惜,最终还是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