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太平入宫来见我,强烈弹劾起阿鲁图丞相。这事,你知道吗?”
“臣知晓此事。”
我并不知道太平和铁锅说了些什么,只好实话实说,免得露出马脚。
“这几个月来,伯颜皇后、奇皇后轮流缠着朕,逼朕要册立太子。
紧接着,廷臣们也掺和进来。事情愈演愈烈。到现在,变成右御史大夫强力弹劾右丞相。
阿鲁图、帖木儿不花等人力劝朕,册立雪山为太子。太平、何执礼、吴直方等人又劝朕,册立爱猷识理答腊为太子。吵得朕十分头疼。”
说完,铁锅长叹了一口气,伸手去拿酒杯。我便举杯敬酒,陪他一饮而尽。
“来,我们再饮三杯。”
“还望陛下不要贪杯,免得伤了龙体。”
我陪着铁锅,又喝了三杯后,假惺惺地劝道。
“伤不了,伤不了朕的身体。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你不知道,酒是个好东西,能解千般愁。”
铁锅说完,又慢慢自饮了两杯。看样子,他这皇帝当得也不开心。
“这件事,你怎么看?”
来了,终于等到铁锅问我这句话了。
我揣着明白,装作糊涂,问道:“臣不知,陛下所问何事?”
“依你看,朕该立谁为太子?”
虽然在入宫之前,我早已想好怎么应答,但在此刻,还是假装沉思起来。
一会,我缓缓说道:“臣以为,此乃陛下家事,无须问计于外臣。
再者,储君之位既不问长幼,也不看家族,应当立贤。陛下认为谁贤,谁当为太子。”
铁锅没想到,我会说出这番话来,初时错愕,紧接着开怀大笑。
“好!你说的没错。他们还年幼,朕又正处壮年,现在又何必为此事烦恼。先看看他们表现,再做决定也不急。来,我们继续喝酒!”
我们开始频频举杯,边喝酒边闲聊。只是,彼此都心照不宣地避开阿秀的话题,只谈开心、有趣的事。
“你新婚之后,一直不来见朕。朕还以为,你有了佳人,就忘记朕了。”
“臣绝不敢忘。臣刚收到静江的桂圆,就第一时间想起了陛下。”
“是啊,我收到你的桂圆,十分开心,想起了昔日大圆寺中的历历往事。朕自从当上皇帝之后,除了上都,就没去过别的地方。
不像你,一会去广西,一会去江浙,可以看看这大千世界。朕实在是羡慕你。”
“臣能下去各地,是托陛下的福,是为了陛下办差事,并不是去游玩。”
“办差之余,去走走逛逛。朕觉得,并无大碍。”
说完,铁锅笑了,我也陪着大笑。虽然君臣两人脸上的笑容如此融洽,但在我心里却变成了阵阵冷笑。
铁锅啊,铁锅,你是没办法像我这样,到全国各地去游玩。
但在我下去的这段时间内,你也没闲着啊,你让阿秀两次怀了你的孩子,间接害死了她。
回来后,你又是给我加官晋爵,又是赐婚的。说起来,我还得上书谢谢你。
你放心,铁锅,我的好安达,我会好好谢你一辈子,谢到你懊悔地痛哭流涕!
“对了,太平弹劾阿鲁图这件事,你怎么看?”
我把恨意收了起来,想了想,说道:“太平身为御史之长,弹劾之事本是他职责所在,无可非议。
臣记得,当初燕帖木儿当右丞相时,和卜答失里太后关系唇齿相依。伯颜当右丞相时,情况也是如此。答已太后曾经权倾三朝,立三帝。
前车之鉴,希望陛下不要忘了。”
无论是情感上的爱憎,还是关系上的厚薄,我自然是站在奇皇后、太平这边的。
所以,我便借此机会,暗刺伯颜忽都、阿鲁图等人一刀。
在权力的游戏中,怀疑即有罪。
证据倒是可有可无的。
果然,铁锅听完后,脸色开始凝重起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