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兴道:“什么意思?”
魏延说道:“主公不是纨绔,论武艺,我在主公的面前,没有撑过二十招。论谋略,主公折服庞统,连凤雏庞统都为主公效力。你认为,主公会是一个不通文武的人吗?”
邓兴皱眉道:“文长,你的话当真?”
魏延道:“如果没有庞统,没有庞家的消息,主公怎么可能知道我,更找到了我呢?”
邓兴和魏延是故友,他听到魏延的话,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魏延的话有道理。
袁尚是纨绔,不可能击败魏延。以庞统的高傲,也不可能效忠。
邓兴道:“文长,我还要再想一想。”
魏延一副急切神情,怒道:“想个屁啊,你就是性子太软。以你邓兴的能力,在邓家内,哪个能比得了你?”
“老邓啊,你是有孩子的人了。”
“如果只有你自己一个人,也就罢了。可你不是一个人,你有妻儿要照拂。”
“再说邓艾这小子,虽说才三岁多不到四岁,却聪明伶俐。他这般的乖巧,你难道愿意,看着他和你走一样的路子,也被人瞧不起吗?”
魏延说道:“男儿大丈夫,出身寒微不是耻辱,畏首畏尾才是真懦弱。”
“我,我这……”
邓兴听到魏延的话后,一咬牙道:好,我答应了。”
魏延笑道:“这就对了嘛。”
话锋一转,魏延继续道:“主公这一次南下,除了我外,还得招募人才,时间很紧。明天一早,你到我的府上来,和主公一起汇合。”
邓兴道:“我知道了,你忙去吧。”
魏延站起身就离开。
邓兴送走魏延,径直往后院去。
他来到后院,妻子邓杨氏正在做针线活,专门给邓兴缝补衣服。毕竟军中任职的人,衣服磨损快。
邓杨氏的年纪,不算大,约莫二十三四岁。她嫁给邓兴,已经快八年,夫妻两人很是恩爱。如今有了孩子,一家人更是幸福。
邓杨氏看到邓兴,问道:“夫君,你怎么来了,今天不去军营吗?”
邓兴道:“今天不去了。”
邓杨氏和邓兴一起生活多年,对邓兴的脾性了如指掌。一看到邓兴的神情,就知道邓兴心中有事儿,道:“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邓兴道:“魏延被蔡和驱逐,投效了冀州大将军袁绍,成为袁家三公子袁尚的人。他找了我,让我跟着一起投效袁家,不再帮蔡和做事。”
邓杨氏是有些见识的,问道:“袁尚怎么样呢?”
邓兴道:“魏延说袁尚文武双全。”
邓杨氏道:“魏延和夫君关系莫逆,眼光也高,连他都认可,必然不差。不过袁家在北方,唯一是要离开故土。是否离开,全凭夫君做主。不管如何,一家人都在一起。”
邓兴看到邓杨氏的神情,心中也是暖洋洋的。
他要做的事情,妻子一向支持。
这是他的贤内助。
邓兴沉默半响道:“我们在新野,一直也就这样。在袁家,或许还有机会。我要试一试,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邓杨氏笑道:“夫君在,不管哪里,都是好日子。”
邓兴揽过邓杨氏,脸上也是不满笑容。
是啊!
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好日子。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必须让妻儿过上好日子,不能让妻儿吃苦受累。
……
穰县,城南客栈中。
袁尚和庞统两人,在房间中相对而坐。
袁尚喝了一口茶道:“士元,魏延归顺,穰县已经没什么值得注意的。下一步,便是招揽甘宁。甘宁其人,人在何处?”
庞统道:“主公,甘宁人在襄阳,徐庶也在襄阳鹿门山。要招揽这两人,都要抵达襄阳再招揽。”
“魏延招揽的人,愿意留下来和主公一道的,就跟着一起。有家眷的人,必须要先一步送走。”
“此前来时,就判定曹操方面,可能会发现我们的行踪。一旦有家眷拖累,面临劫杀会很麻烦,以及我们要反击,都会掣肘。”
庞统道:“所以先送走家眷,才能应对后续的厮杀。”
袁尚一副深以为然的模样,点头道:“你的分析很有道理,就这么办。”
庞统道:“主公,还有一事。”
袁尚道:“什么事?”
庞统说道:“荆州蔡家,是荆州最大的世家,根基深厚。刘表为了能坐稳荆州,娶了蔡家女为妻。卑职认为南下招募人才,可以笼络蔡瑁。”
袁尚皱眉道:“这事情可以谋划,但未必容易。”
“第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世家大族讲究一个名声,天然站在曹操一方。第二,我父亲和曹操之间,很多人都认可曹操,认为曹操必胜,不愿意掺和。”
“第三,曹操和蔡瑁是老相识,很难挖墙脚。”
袁尚开口道:“当然,也要试一试,一切临机应变。如果合适,就争取把蔡家挖过来。”
庞统说道:“主公英明!”
袁尚吩咐道:“士元,明天又要赶路,去好好休息,养好精神。”
庞统不再多言,起身去休息。
袁尚一个人坐在房中,思考南下的事情,也思考着拉拢蔡家的事情。
这事不容易。
世家大族看重的是利益,没有利益,要让蔡家为袁尚奔波,让蔡家牵头促成刘表出兵,这是极有难度的。
一切走一步看一步。
翌日清晨,大清早,袁尚早早的起床,在房间中晨练一番。抵近巳时,袁尚才带着庞统往魏延的住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