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众文武苦口婆心的劝说下,袁谭这才算是放弃了屠城的打算。
虽然袁谭有些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但好在他还保留了一部分理智。
本来双方兵力就大体相同,他们又作为天然吃亏的攻方,平白树敌这种蠢事肯定不能干。
“大公子,是否要请大将军出兵协助?”见劝不住袁谭,逢纪只得退而求其次,想办法增加己方胜率。
“在主公生前,两家结盟之事便基本已经定下,若是请大将军帮忙,想必他不会拒绝。”
“大将军麾下兵强马壮,能得他相助,我方的胜算将会极大增加。”逢纪拱手道。
闻言袁谭摆了摆手:“不必了!”
“为我父亲报仇,请别人帮什么忙?”
“这事咱们自己又不是干不成,没必要叫刘煜横插一杠。”
“再者说这种事,人家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他又不欠我的,凭什么出兵帮我报仇?”
逢纪听后急道:“大公子,请您三思啊!”
“行了!别再啰嗦了!”袁谭板着脸道。
见袁谭如此态度,逢纪惨笑一声,象征性的拱了拱手,然后便回到了座位上不再言语。
后续袁谭又跟众文武商议了一番出兵的细节,研究过后,袁谭决定将全部兵马集中在一处,以雷霆之势对兖州开展进攻。
泰山郡被定作了徐州军的首个进攻地点,其实袁谭并不是太想打这地,因为泰山郡的战略价值不算太高,但无奈只有泰山郡跟徐州挨着。
从其他诸侯的地盘借路人家未必愿意,绕路费时费力又划不来,所以他只能从泰山郡开始打起。
……
在筹集粮草、器械之时,袁谭叫人发布檄文,细数曹操之恶行。
待一切准备齐全,袁谭起尽徐州之兵,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浩浩荡荡的开往了泰山郡。
此番袁谭共带了十三万兵马,对外宣称二十万。
本身徐州各地的马步卒加在一起差不多有将近十万,然后袁谭又募了几万青壮,这才算是凑够了十三万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