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多了吧。我觉得互保挺好,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候玄邡的立场和林青晨不相同。
“你是不是没有仔细看互保的条款。”戚建善质疑林青晨,是不是飘了。
林青晨对所谓金融创新不感冒,没想到会遭到围攻。面对这么多不同意见,林青晨只能自我反省。为何与别人观点大相径庭?
“其实,我们都想到一家破产,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互保企业经营困难。互保是有限额,企业量力而行。”不量力而行也不行,银行要保证资金的安全。
候玄邡笑话林青晨,你引起众怒!他们没有抵押品,银行根本不可能放贷给他们。好不容易银行松口,可以互相担保,能从银行贷到款。你反对互保,岂不是让他们重新回到贷不到款的状态。
理想状态当然没问题。商人的贪婪是不会改变的。万一来一次一九九七的经济危机,外贸受阻,商品滞销,互保会把原本经营得好好的企业拖垮,无形中放大危机。对单个企业而言,加入互保,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互保讲得好听一点,就是为他人做担保。
互保为何一定会控制不住?“你以为只互保一年,只以一定金额为限。”一家年收入十亿的企业,与相同规模的企业互保,金额为一个亿,看似九牛一毛,一年期限,一切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