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心觉得他这种模式有可能成功。很有学习借鉴的意义。在里面购物应该挺轻松愉快,什么都有,可以在里面呆一天。即使不买东西,完全可以在里面发呆一整天。”当时不知道怎么回事会冒出这样一个念头,一个场景。
“怎么借鉴?咱们商场要改造可不容易,一个油烟管道就得折腾死。”年代越久的商场越难改造,除非拆除重建。重建可能没有老的好,失去古色古香的味道。
话不投机半句多,每家老商场确实不能改造适应餐饮需要。但可以扩张,比如购买隔壁商铺改扩建等。一个每天自我限制的管理者,应该很快被淘汰。一位教授朋友给他讲过一句话,二十岁到三十五岁的年轻人是花钱主体。年龄小的,没有工作没有赚钱花不起钱。超过四十岁基本守财奴,除非必要不会花钱。只有牢牢抓住二十岁到三十五岁年轻群体,才可能生存。教授建议他去京望商业城看看,里面很多观念,很惊人。林青晨这个人是有深入的研究。
“你们想多了。京望商业城和我们没有竞争关系。京望商业城为京望地产的客户服务。京望地产拿的地太大,开始时间跨度至少五年、十年。因为十公里或者五公里内没有大型商超,降低那个区块房产的投资价值。所以林青晨才会想着自己建一个商业城。仅此而已。难道你们觉得这样一个商场能辐射多远?”又一人发言。有道理,商业城为地产服务。有了商业城,房价每平方米涨一两百元,赚嗨了。
那就是京望商业城威胁不大,或者保守说没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