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说完就站了起来,许是这会儿他的腿疼的厉害,他整个脸都有点变形了,嘴里“嘶”地发出轻微的倒吸气的声音。
夏巧西担忧地看着他道:“老伯,要不我扶您吧,你这腿看来不方便。”
老者语气坚定地拒绝道:“不用了,我能自己走。给我那锄头,我就当拐杖。你这么瘦弱,扶不动我这个大块头的。”
夏巧西没有争辩,从地上捡起老者刚才扛在肩上的锄头,递给他。她心平气和地道:“老伯,如果你能自己回家,我就不送你了。如果不行,我会送你回去。”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伤痛都有着相当的忍耐力,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人们更加吃苦耐劳。
老者接过锄头,似乎已经适应了伤口带来的疼痛。他的脸色逐渐恢复了正常,对夏巧西道:“魏启明家就在我家隔壁,我带你去。他在前面犁田呢。”
夏巧西点头答应:“那好,我们走吧。”她心中虽然有些担忧老者的伤势,但也知道这个时代的人都很坚强。她跟在老者身后,两人一同向魏启明的方向走去。
大约走了五百米,就见一男子在一水田里面正干着一头水牛,他的一只手上拿着一根竹枝,竹枝时不时的扬起,在空气中甩出响声,当时并没抽在牛声身上。而另一手上正扶着犁。
水田里大块的泥土伴随着犁两边翻溅起浑浊的泥水,那水牛的腿也是深深浅浅地陷进泥里,又拔出来,带出的依旧是浑浊的泥水。
那男子的嘴里不时地发出一声中气十足地吆喝声,一听这声音就知道这人身体定是很好,显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老者远远地看见那人就喊道:“启明,启明,先别犁了,跟我回趟家,有急事找你。”
那男子闻言,嘴里发出一声“唹——”,手上的缰绳同时拉了一下。
然后那水牛就很听话地停了下来。
夏巧西在一旁观察,听了老者的话后,才知道那人正是魏启明。她定睛一看,发现魏启明与身边的老者长得颇为相似,几乎如同父子一般。
男子听下来后,将手中缰绳往那犁上一套,然后问道:“伯,什么事情,非要现在回家,你看我这都犁了大半了,要不我将这田犁完后再回家,这套犁很麻烦很费时间。”
老者看了看夏巧西,也不能等夏巧西开口,他便道:“这犁田的人最怕的就是套犁,确实很麻烦,我正好走不动了,我们在这田埂边歇会等他吧,看他那样子,不需要半个时辰就犁完了,姑娘,你不急吧?”
夏巧西摇了摇头:“不急,我们等等吧。”
老伯一边将锄头往地上一放,一屁股坐在了锄头柄上,然后开口喊道:“启明,你先犁完,我在这里歇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