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安南风云1(2 / 2)

经过了那世的巴拉望岛,还派人上岛搜寻了一番,丝毫不见香料的影子。接着南下就是加里曼丹岛了,这个海岛实在太大,海商也从来没有深入过这个岛屿,船队没有贸然深入,只能一路沿着加里曼丹岛西海岸线继续南下。到了这会,摆在猴子面前有一个选择了。

按照苏氏地图,继续南下,还有一处叫爪哇的海岛,差不多要航行八天时间,那是最后的希望。另一个选择就是就此转向西,差不多四天时间。问题是,如果在爪哇那边再没有香料的踪影,就算只在那寻找五天,再从爪哇到狮子城,还要十一二天时间,这一个来回就要近一个月时间,这个决定着实不好下。

询问了高明杰、关志堂等人的意见后,猴子最终还是决定兵分两路,一路护卫南洋商社前往狮子城,一路前往爪哇。猴子面临艰难的抉择,李睿纭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李睿纭带着一千海军和三个团的陆军从吕宋海港出发,用了九天时间横跨大洋,才看到中南半岛。和吕宋那样的土着不同,中南半岛由于靠近中国大陆,很早以前就受中原文明的影响,建立起了正统的封建王朝。在这个时空里,五百多年前还出现过统一的王朝,只是现在处于分裂状态。半岛上有五个大小不同的政权。其中沿海的两大政权分别是南部的安南和北部北湾。

安南和吕宋隔海相望,距离将近一千两百里,航行顺利的话大约需要九天时间。陆地面积大约和两广差不多,物产十分丰富,人口近五百万,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北湾和广西接壤,和海南岛隔海相望,距离大约五百里。陆地面积比广东稍大,人口三百多万,市场同样很大。

之所以当初剿灭南海龙后,舍近求远先从海南直接前往吕宋,一方面是因为吕宋那边已经有基础,要先把吕宋拿下,作为日后南洋的重要基地。另一方面,以往海商南下,基本上不去北湾,那里是广西海商和海南岛海盗的天下,贸然前往好处不大,只能等后面把海南岛和广西搞定之后再考虑。

再者,安南作为海商的一个重要目的地,被征收重税,也是此行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以一匹棉布为例,在泉州只卖一百文,到了安南要卖五百文,看起来海商已经赚了不少。但是,安南官府要从海商手上以十抽五征收重税。这样一来,海商只能赚到一百五十文了,官府从海商抽取的税收比海商自己赚的都多,其他诸如瓷器、茶叶等也是这般。

渐渐开始风行安南的肥皂、白糖、低度酒等也是如此,搞得海商在泉州的这些特殊产品上面赚的钱远不如复兴、王家、路高两家这些销往江南、吴朝、元朝的商社。加上产量有限,三家要么是苏圣平自己的,要么是和他签过专卖协议的,海商就只能往南洋运货,数量还十分有限,取得的利润远不如棉布这些传统产品,这让海商们情何以堪?

那海商可以提高价格啊?可是你把棉布的价格提高了,安南这边的百姓又不富裕,太高了他们可买不起,岂不是影响收入。棉布如此,其他商品也是一样。因此,海商虽然赚钱,但是官府赚的更多。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随着南洋经济殖民战略实行,稻米、甘蔗、矿产等原材料急剧增加,又补充了吕宋的大量廉价劳动力,到时不论是酒、肥皂、火柴还是白糖等产量都会大幅度提升。还有等陈文华那边棉布工厂大量生产后,棉布产量也会急剧上升。加上瓷器、茶叶等原来的海商主要货物,市场就成了重中之重了。

如果,安南官府征收的税收还是那么高,降低价格刺激消费的话,海商赚的钱不多。提高价格增加利润的话,会导致市场萎缩,更是得不偿失。唯一的办法,就是逼迫安南官府降低税收。

这样一来,货物价格就能稍微降低点,一方面,同等数量的货物南洋商社反倒是能赚到更多的钱。另一方面,增加的产量就有销路了。将会弥补日后因为战乱或者和越朝闹翻后的市场空位。为苏圣平带来源源不断的钱财,也不至于让已经团聚在他身边的泉州海商团体分崩离析。而且,到时南洋商社的税收将会是独一的,这样一来两广的海商在安南这边就没有竞争力了,最终将会导致南洋商社垄断了安南的市场。

正是因为这样环环相扣,又对南部海军和陆军的实力有信心,所以王少杰拿出苏圣平的南洋经济殖民策略后,泉州那些海商才会趋之若鹜,才会心甘情愿的在国民军没出一分钱的情况下,让他们在南洋商社当中占据那么多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