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当王少康说出不想设置支行的时候,苏圣平是有些失望的。对方是看过《民约—金融篇》的,那就应该对吸收大众存款和铸币权有所了解,不应该对设置分行有疑虑。要不是出于安全和成本的考虑,以及现在的条件还不成熟,他甚至想继续往下延伸网络,把所有人都囊括到自己的金融网络内。
但再一想,对方毕竟刚刚接触这方面的知识,从这段时间交流来看,也确实是想做好海商银行的事情,就继续解说道:“我之所以坚持要设置支行,原因有二。第一,从现今的条件来说。县里的人,往外地汇钱其实很少,最多也就是一些商家,但是这些商家往往又在分行有账户,对他们来说,存钱取钱其实仍旧是一个账目往来的问题,我们的负担不大。但是支行的设置,最重要的是吸收公众的存款,乡村的村民可能没什么余钱,乡村的地主已经把钱存到银行,接下来就是县城里和周边比较富裕的居民有余钱可以存到银行里了。你想想看,崇武县能吸收多少存款?泉州下面的县合起来能有多少?二叔,恐怕到时要吓你一大跳,恐怕会和商家的存款不相上下。”
“第二,就是我在那两本册子中说到的纸币,这还涉及到一个铸币权的问题。让民众把钱存到我们的银行里,他们可能还有疑虑,但是如果让他们把钱换成方便存放的纸币呢?只要能够保证他们凭借纸币能够随时在银行换到等额的银子,而且在市面上还能用纸币买卖东西,他们都会很乐意的。虽说,这里面貌似我们没有什么赚头。但是,我给您算一笔帐。我们拿一张纸换到的可是真实的银子,假设用一张十两的纸币换到了十两的银子,您认为普通人会一次性花掉十两银子吗?”
王少康想了想之后,摇摇头,道:“我倒是有可能,普通人完全不会,那就是一年的开销。”
苏圣平笑笑,道:“就是啊,实际上他换到了十两银子的纸币,说不定要一年时间才会把那十两银子花掉。那我们难道就拿着那十两银子在等着他来取不成,或者说收了他十两纸币的人来取?恐怕都不会吧!二叔发现这其中的秘密了没有?”
王少康想了一下,道:“我们可以拿那些银子先去投资。”
苏圣平点点头,道:“还有呢?”
王少康蹙眉凝思好一会,才猛然抬头看向苏圣平,道:“我们可以印发更多的纸币!”
苏圣平咧嘴一笑,道:“二叔说的没错。”
但王少康却有些迟疑的说:“那岂不是骗人?”
苏圣平哈哈一笑,道:“二叔多虑了,我说过,金融最关键的就是信用。只要我们设置一条警戒线,储备足够的银子,完全不是问题。吸收了一两银子,其实可以当成一两五来花的。这里面不仅可以赚到利息差,多余的钱还可以用来投资或者放贷。”
说到这里,已经有点超出王少康的理解范畴了,金融杠杆的原理他或许能够意识到,但是绝不会真懂,这跟这个时候人的观念有关,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最多也就是短期借款,哪想过负债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