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股价雪崩(2 / 2)

愤怒的人群冲进了辛家大院,有人在那打砸,有人在那抢夺财物。辛家的下人大都也听到了风声,不仅不加以制止,反倒发挥知晓情况的优势,卷走了大量值钱的财物。

这些年,但凡值得信任的部属,都尽量送到二儿子那边,如今辛海民身边只剩下三五个忠实的随从保障他的安全,避免被那些愤怒的商人伤害。

辛家发达花费了几代人的努力,败了辛家只有短短三个月,辛海民任由那些商人抢夺,任由那些商人辱骂,一个人走进房间,把随从留着门外,用一把精致匕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些钱庄老板不是不急,而是因为所有借贷都有抵押,那些倒霉商人抢夺的辛家财物根本无足轻重。按说不论何时,借钱如果有抵押的话,借贷的资金都会低于抵押物的实际价值。可辛海民是何等人物,辛家是何等家业,当初借贷的时候,钱庄都是围着他转,当然钱庄也不会冒太大风险,因此辛海民借贷的资金和抵押物的实际价值实际上大差不差。

得知辛海民自杀终于让钱庄老板有些着急了,原本辛海民如果还在的话,就能自行以抵押物偿还债务,可如今他自杀了,取得抵押资产的处置权就要通过官府了,雁过拔毛,这可能会导致自己不止亏了利息,甚至还会亏了本金。再者抵押的辛家产业又不能留在自己手中,钱庄生意讲究的是以钱生钱,自己可做不了海商生意,最后如何变现这些产业,也是个棘手的问题。

王少杰所说的佩服苏圣平,无外乎在于此处。虽说他不一定能够猜到辛海民会自杀,但是前期的行动已经很好的为接手这些资产做好了准备。否则就不会有王少杰拜访知府,让他卖掉手中股份,还从中小赚一笔的事情。有了这个善缘,如今再和知府谈论处置香料岛事件的善后事宜,自然顺理和自然许多。

辛海民这样的人物身亡,官府自然要介入。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既然发现辛海民身死,就不得不调查是不是那些愤怒的商人杀了他。此外还得和钱庄一道,封存辛家的产业,尤其是那些船,要是被人家开跑了,那就有的笑话了。

在确定了辛海民是自杀身亡之后,随从匆匆给他收殓,安葬在辛家的祖墓。这个时候谁也顾不得这位夕日的风云人物,但凡府城地面算得上的人物,无不关注着辛家资产的处置。

苏圣平同样关注这些资产,而且作为了解辛家资产状况的人,骗局还没揭破的时候就惦记上了这些资产。不过他对那些货物、店铺、宅院什么的没有兴趣,唯独看上了辛家的船队和同样属于辛家的在东门外的一块约五百亩的地。

要说辛海民确实对那海商第一家的名头执念很深,也许是曾经作为王家家仆的身份让他家对超过王家有一种偏执的欲望。王家拥有东门外一千亩地的事情在府城不是什么秘密,辛海民拥有东门外离王家那块地不远的地方有一块五百亩地,知道的人确实不多。可惜此次辛海民孤注一掷,连这块地都拿出去抵押了,还抵押了个高价。前文已经谈过,府城地价不算高,难得的是府城周边成片未开发的地太少。也许是拜王家占住那块地不放,又不开发所赐,东门外的地不怎么惹人注意。也不知辛海民用了多长时间、多少手段,竟然悄悄买下了这么大的一块地。

苏圣平甚至想着即使不要船队也要把这块地拿下,这样自己东门外的工业区建设就更加稳妥了。尤其是生产区、工人居住区可以和学校、研究所很好的分开,还可以设置相应的生活功能,整体布局和效果无疑将会更好。

好在已经和王少杰“狼狈为奸”,王少杰也不反对苏圣平买下那块地。物流行还在复兴商社中占有股份,就相当于王家也有股份,何况自己买下那块地也没什么多大的用处。因此,很痛快的表示支持苏圣平买下那块地。当然,他也希望苏圣平能支持他拿下辛家的船队。没办法,如今王家不缺钱。

可问题是,苏公子也不缺钱。如今两人多次商讨后还是不能形成一致,可那些钱庄老板等不及了。放出去的钱,别说利息了,现在能收回本金就阿弥陀佛了。早点收回本金,还能早点放出去生息,船队静静的停在海港,可生不了利息。

钱庄老板急了,自然是有困难找政府,知府大人更急啊,经此一役,府城商人犹如惊弓之鸟,都赶紧捂住自己的钱袋子,哪还有魄力出去大肆收购资产。因此,即使王少杰不找他,他也得和王少杰商量买下船队等资产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