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少证据都是指向梁家的,但魏不绪查清楚梁家也是被人栽赃,看在善若水的面子上,不惜改了这些证据。
否则梁家怎么可能这么容易脱罪。
当然,魏不绪也不是白做这个好人,他将查到的证据全部给顾元晋看过,与顾元晋达成默契才改证据的。
魏不绪不仅让梁家欠他一份大人情,也让顾元晋欠他一份人情。
要知道,顾元晋的人情可不是那么好得的。
这些事情魏不绪和顾元晋都不会往外说,因此顾云芝她们也都不知道。
但魏不绪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告诉善若水,他要让善若水对他心存愧疚。
……
**
在大家都以为铸造假钱一事过去了的时候,朝廷收到急报:
前许昌太守带着一帮人从皈大铜矿逃走后,不知又从哪里纠集了一万多人马,联合许昌城内奸细将城门打开,将许昌太守等一干官员杀害,占据许昌宣称自立。
许昌城池高大坚固,原有常驻守军约三千人,如果不是里应外合,凭着叛军区区一万多人是根本破不了城的。
此时距离新的一年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圣上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差点没气晕过去。
他还没来得及对广陵王与蜀王动手,这个乱臣贼子倒好,先反了。
圣上想起魏不绪与他说过的话,前许昌太守曾经在安定侯府做过幕僚,他造反一事到底与大皇子有没有关系?
或者与蜀王有没有关系?
圣上这次倒是没有怀疑太子。
假若是太子指使,冯家不可能没有动静,但事实是冯家确实没有动静。
许昌是中原腹地,北面有黄河作为限隔,西面有重险虎牢关,不乏崇山以为屏障,南通淮、汉二水,西控都城与陪都,是一个军事要地。
幸亏乱贼兵力有限,没有将虎牢关占据,否则想要夺回很有些难度。
圣上看着满朝文武道:“各位卿有什么主意?”
窦太尉第一个出列道:“臣愿领兵前去平叛。”
圣上现在倒是不忌惮窦家了,可他看着年纪与他一般大、头上还生了不少白发的窦太尉道:“你多年未曾领兵,如今年事已高,还是在后方帮着户部一起调集督运粮草吧。”
窦太尉道:“臣次子窦张均身怀武艺,愿当排头兵为陛下为朝廷分忧。”
圣上心道:总算你有自知之明,没有说让窦张均领兵。
圣上早就有让窦张均历练之意,闻言道:“爱卿有此想法很好,现在先决定由谁领兵。”
大臣们的视线不由自主往魏不绪看去。
也不怪大臣们如此。
因为一眼望去,朝廷中能领兵的将领除了老将外就只有魏不绪。
圣上既然连窦太尉领兵的申请都驳回了,那自然属意的只有魏不绪。
魏不绪早就想过蜀王会反,但前许昌太守在这个时候反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刚才他一直在思考:
许昌虽然没有彭城、襄阳、汉中这几个城池紧要,但占据其地能与蜀王形成对都城的合击之势,较之占据彭城、襄阳等地比对都城的威胁更大。
因此蜀王令人占据许昌在战略上是正确的。
可是如果蜀王真要起兵的话,应该将虎牢关一并占据才更有利于其行动。
而且魏不绪安排在蜀地的人并没有传出蜀王征集粮草或调兵遣将的消息,说明蜀王近期没有起兵的打算。
既然蜀王没有近期起兵的打算,那这个时候占据许昌的意义何在?
朝廷是一定会派兵收复许昌的,如果朝廷收复了许昌,那蜀王岂不是白忙一场?
因着一直在思考,魏不绪并没有听朝堂上的议论,直到圣上唤他,他才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