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行营调动(2 / 2)

而就这一步,保守估计,也需要五十万条人命来填。

这五十万人从哪来?

如今在大梁城下,楚军嫡系,包含那些民夫在内,大致还有两百万的大军。

在梁郡地方,楚军占领的区域,也还有八十万左右的楚军在驻守,以维持地方的稳定治安。

所以,这五十万人的牺牲,陆渊还是给得起的。

但能不死自己人,自然是不死自己人的好。

因此对于接下来的大梁攻防,他还是秉持着尽可能动用俘虏的念头,从而减少自己人的损失。

只是经过梁郡和东郡两处战场的消耗,还有阳夏行营在豫州的消耗,楚国抓获的梁国、赵国、郑国俘虏,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魏国俘虏,虽然还有一点,但也只剩下百万人左右。

“我这边最少也要五十万人,这是保证攻克大梁的最低要求了。”

心里面,将手头上的俘虏数量,再盘算一遍,陆渊面对分身黄林的请求,最终只能给予这个回复:“所以我能给你的,也同样只有五十万人,没有再多了。”

最后一百万魏人俘虏,便这么定下了归属。

梁郡和东郡,中路行营和西路行营,各自平分五十万人。

不过分完这批炮灰后,西路行营的兵力,也只不过是增加到了两百五十万人而已。

与赵人的差距,还是有着一百一十万人以上。

在面临赵人疯狂反扑的情况下,有着这么大的兵力差距,西路行营还是有不小翻船风险的。

要是最后挡不住赵人的反扑,把好不容易抢来的凉城,重新丢了出去,那乐子可就大了。

自己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才好不容易收获的战果,怎么可能轻易让出?

因此陆渊想了想,便又联系了青云子。

青云子率领的河阳行营,负责的战区是魏国的河南、南阳二郡。

这两郡的魏军,经过一年多的围困后,终于在今年五月时候,全部缴械出降。

随后这些魏军俘虏降卒,便被陆续送到了东郡战场上,如今这最后一批人,也很快要作为炮灰送上去。

而作为取得了这场大胜的河阳行营,也在夺下了两郡之后,进入了调整和修整之中。

河阳行营在去年刚北伐的时候,编织为一百万战兵,两百万民夫,总计三百万人。

经过一年多的征战,行营兵马虽然进展顺利,但魏人的抵抗也极其顽强。

尤其是南阳方面。

这里的魏人,宁愿易子而食,也要顽抗到底,死都不愿投降。

这抵抗意志,简直了。

所以在面对楚军围困的时候,这里的魏军,也进行了数次反扑。

为了挡住这些反扑,同时将对方围死,楚军也派出了不少兵马拦截。

这一冲一拦之下,伤亡自然是少不到哪去的。

南阳郡的魏军,死了七八十万人。

楚军也丢下了五六十万条人命。

河南郡魏军的抵抗,虽然要轻一点,但在保家卫国的信念下,也没轻到哪去。

而且此郡魏军人数更多,背后还有赵国在支持,实力远比南阳郡的魏军要强。

为了打下此郡,楚军甚至还付出了更多的牺牲,死伤人数足有八九十万人。

所以,虽然最后成功逼降了两郡魏军残部,顺利拿下了河阳二郡。

但河阳行营付出的牺牲与伤亡,其实也不少,足足损失了差不多一半人。

剩下的行营兵马经过休整,只剩下一百六十万人了,其中战兵六十万,民夫一百万。

对于这些空出来的兵马,陆渊也没让他们一直歇着。

只是休整了一月,到了六月初,陆渊就从河阳行营调走了八十万人,派往关内战场,归入汉中行营麾下。

去年一年,由陆渊直接统帅,北伐梁国的西、中、东三路行营,在青州地区打的火热。

打出了北伐第一枪的汉中行营,在关内地区,与魏国的战争,声势也不小。

虽然楚军突然反目,确实打了魏国一个措手不及。

甚至就连帝都长安,都被楚军兵临城下,直接给围了起来。

可正如黄欣原先报告的,魏国民间风气尚武,对方拥有的战争潜力其实并不弱。

楚军出其不意,直接来了个飞龙骑脸,杀到了长安城下,确实让魏国一阵惶恐。

可惶恐过后,等反应过来,魏人做出的抵抗,也极其坚决。

在长安城内,虽然魏国君臣选择了暂时北狩,但他们还是给留守长安的皇子大臣,留下了十万人的精锐守军,以及六位先天。

再加上从长安城内原有的百姓中,又征集了二十万的民夫,所以长安城中,还是凑出了三十万大军的。

以长安城的坚固,再有这些守军,楚军远道而来,想要将其轻易拿下,可没有那么容易。

而魏国君臣撤离了长安后,在朔方郡稍稍站稳了脚跟,便立刻筹备起了抵抗反扑之事。

不仅先后向西都长安和东都河阴,派遣宗室大臣,令他们筹备河阳、关内防区。

同时在朔方郡,也进行征兵,准备聚集兵马,随时支援前线。

甚至魏国还派出了使者,凭借着他们在兖州残余的一些影响力,去往占据兖州的一些蛮夷部落中,招募雇佣军,用于增强己方兵力。

这种种举措下,不仅使得河阳方向的魏军,抵抗之心大增,与楚军进行了死磕。

就连关内这边,除了长安城的三十万魏军外,在京畿地方,魏人还筹集了五十万兵马,进行着各种抵抗。

而在朔方郡,经过魏国君臣的一番努力,也重新募集了六十万兵马,以及三十万用钱粮利益诱惑而来的蛮夷军。

如此多方努力,在关内朔方一线,魏人就聚集了一百七十万的兵马。

你别管这些兵马能不能战,数量上就颇为唬人了。

而且楚军汉中行营这边,其实也是楚国各个行营中,实力最弱的一个。

总兵力不过二百四十万,其中两百万人是民夫,真正的战兵才四十万人而已。

就这,还因为先前为了迷惑魏国,不得不先出兵河陇,与那些西域异族死磕一阵,本就损失了不少兵马。

等到打魏国时,兵力人数就更少了。

以这种实力,哪怕开始时,有突袭的优势,但想要击败魏国在关内郡的残余力量,拿下长安城,也是没那么容易的。

所以,去年一整年时间,黄欣率领的汉中行营,都是在和魏军拉锯中度过的。

两边围绕着长安城的归属,爆发了一场又一场的大战,各自都死伤不少。

一直打到现在,也谁都奈何不了谁,战局陷入了僵持。

从这个态势来看,除非将魏国耗到粮尽崩溃,不然只凭汉中行营,肯定是夺不下长安了。

于是,鉴于此点,当河阳行营,在河阳战场取得了胜利后。

看着这个行营闲了下来,而同属魏国战场的汉中行营,又陷入了僵局,陆渊自然不能干看着。

于是便调了河阳行营剩下的一半兵马,送到了汉中行营去,打算为这场僵持的战争,注入新的动力。

给予魏国最后的致命一击,彻底终结这个帝国的命运。

“不过现在看来,需要支援的不仅是汉中行营,西路行营同样也要支援。”

陆渊揉了揉额角,最终给青云子发去了调令:“留下三十万人,驻守河阳二郡,而后抽出五十万人,调入西路行营麾下。”

在黄林这个分身的坚持要求下,他继续给出了第二波援助。

“先后调了一百万人,再算上原有的,西路行营就有三百万兵马了,赵军也才三百六十万人而已。

这要是还打不过,那这分身也就太废,直接回炉重造好了。”

陆渊低声自语,心力交瘁。

要协调数个行营,处理几百万人的事务,实在太累了。

累到哪怕是他,都有些难以坚持。

但如今,天下未平,大战未歇,便是想歇息,也学习不了。

“这九州,统一起来,比原本想的要难的多了。果然,想重现上古三帝伟业,不是那么轻松的……”

陆渊叹息一声,然后又重新低头伏案,处理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