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如虎虽然不识字,但记住几个名字,对他来说还是不成问题的。
“此去喀尔喀部,只有一个要求。弄清楚建奴跟他们做了什么,以保全自己为重。”
时不我待,两人即刻点起亲军中那些蒙古人,约有二十来号人,拍马就离开了广宁。
孙承宗也行文宣大总兵,让他注意防范,并派人检查长城外的动向。
商议已定后,杨延宜率部离开了广宁,直达开原城。
开原的父老乡亲们听说杨延宜回来了,还做了大官,出城三十里以迎接。
到达开原后,杨延宜率领全体将领,去马林的坟头祭奠。
马炯在父亲的坟头嚎哭良久,闻者莫不伤心。
熊廷弼也重新回到了铁岭布防,他望着城外那一片焦土地,沉默了良久。
如果他当日不是头脑一热,执意要放弃铁岭的话,现在他的人生可能是另外一种迹象了。
杨延宜率军实地观察过铁岭城外的战况后,他得到了一个讯息。
马林当日以二百死士为代价,摧毁了建奴的汉军火炮营。
目前看来,虽然那些火炮是否被炸毁暂时不清楚,现场也没有留下损毁的火炮。
但可以肯定的是,皇台极攻城的能力势必会受到削弱,这是一定的。
或许,这也是他放弃攻击开原的原因?
那么,现在他在哪儿呢?为什么拿下了铁岭,却不去占据呢?
这个疑点,让杨延宜百思不得其解。
众将也在铁岭城外讨论起来,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李二狗倒是混不吝,按他的说法,现在最好的进攻地点,应该是抚顺,而不是沈阳。
毕竟与沈阳比起来,抚顺的城墙就弱得多了。
同时,拿下了抚顺也就意味着明军可以随时进攻建奴的老营。
马汗思索了许久,却给出了不一样的意见。
他指着地图上的抚顺城说道:“这里距离沈阳太近了,无论我们攻击沈阳也罢,攻击抚顺也罢,都会受到来自两方向的夹击。”
杨延宜皱眉看了半天,也没有说话。
马汗见到他的表情,想了想开口说道:“依我看,不如从开原直达赫图阿拉城。若建奴回防,咱们就在浑河岸边击其半渡!若建奴不回防,那就趁势直捣其老营!”
这个看法,获得了大部分人的认同。
杨延宜也在思考,按照他的战略构想,目前理应据城而守,以待登莱水师成型。
在这个过程中,大明应该将注意力都放在内部的问题上。
解决土地兼并,推广番薯种植,改革卫所制。
等两三年之后,大明水师成型,则一战可定天下。
他们此次前来辽东的目标就是保住开原,现在已经达成了,还又重新占据了铁岭。
但建奴放弃铁岭,是一个钉子,扎在了杨延宜的心头。
事出反常必有妖。
建奴不愿分兵据守?那他合兵的目的,是在哪里呢?该不会真的去绕道蒙古翻长城去了吧?
应该还不至于,蒙古也不是傻子,建奴在辽东、辽西还没有后世那样的掌控力。
如果是这样,他可就成了后世的袁崇焕了!
可他思索了良久之后,还是决定出兵。
尤其是他想到了毛文龙给他的密信后,他指着地图上的赫图阿拉说道。
“本督心意已决,即刻进兵赫图阿拉!”
而那里,早在两日前,就已经是一座空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