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峨眉绝剑少林拳(2 / 2)

一念及此,白一子再次出剑,但是荆鸿呢,是赤手空拳,打算空手入白刃,您看那荆鸿对待绿林的贼寇可谓是辣手无情,一出手就是死口的,但是对待白一子不能这样,结果俩人这一打,一个是少林神僧,一个是峨眉大剑,正好比是龙争虎斗,神魔斗法。

把个一旁猫着的徐良看了个眼花缭乱,耳轮中就听得佛光剑剑气呼啸,身形晃动之间是划拉作响,歘歘歘歘,嗖嗖嗖嗖,嗖嗖~呼喝之声不绝于耳。

当初一日在天下擂,老西儿虽然也是大开眼界,要说最精彩最高潮之处,莫过于修罗恶道会斗白一子和这位荆鸿,但是要说徐良从中学到些什么,那没有,就因为修罗恶道那能耐太大,往往三招两式之内,便大败对手,让人很难窥其堂奥。

但是今儿个不同,老西儿瞪大了一双夜眼,在月光之下看得真切,他就觉得这老二位这一打,往往拳来脚往之际,快慢各有不同,有的时候出招急如闪电,有的时候又引而不发,似乎在逗引对方的招式,虚虚实实,令人着实难以分辨。

老西儿就想到,当初自个儿在小孤峰跟随春秋四老和天聋地哑这四位老前辈二次学艺,当时,春秋四老的大爷春月春光好就曾教导徐良,说是临阵对敌,你必须要先发制人,讲究一个快字,但是今儿个再一瞧,徐良就觉着,哎呀,看来春月老前辈的教导,啧,等而下之了,快不一定就对,慢不一定就不好,往往那绝世高手还偏偏就能以慢打快,后发制人,在此期间甚至能借力打力,借敌伤敌。这是快是慢,须得根据战阵之间的变化来决定。

这么一想,老西儿再结合自个儿多年来闯荡江湖,刀头舔血的经验,顿时就觉着是受用无穷,再看俩人招式的变化,一个使剑,一个出掌,那么这个剑法怎么用,掌法怎么打,你要赤手空拳对上敌人的兵刃怎么办,反过来,你要提着家伙事儿,要怎样对付那比自个儿高出一头的对手呢,徐良就觉着,这不大会儿功夫,自己增长了不少的见识,而且以往在武学之上存有疑虑的一些地方,在此过程中是豁然贯通,噢,原来如此。好嘛,把个徐良给看得是如痴如醉,心头砰砰直跳。

前文书咱们说过这叫学艺不如偷艺,同时啊,这俩人这一打,是各自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少林对峨眉,谁也不敢怠慢,老西儿就觉着这是天意该着啊,似乎这俩人就是为了教自个儿的能耐而故意比武较量。

可战场之上,打到现在,这形势可就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白一子手提着佛光剑,可同时呢荆鸿非但赤手空拳而且还只有一条胳臂,而且内伤尚未痊愈,这显见着就吃着大亏,因此这时间一拉长了,荆鸿就觉着再也难以支撑,一招一式之间是险象环生,可是要想瞅个空隙,拔出身背后的游龙剑,那白一子是何等样人,那眼睫毛都是空的,往往料敌机先,歘歘,歘歘歘歘,嗖嗖嗖嗖~是招招紧逼,根本不给荆鸿机会。这也不是说白一子气量狭小,而是到了今天,白一子一心要维护峨眉的门规,你看他没资格处置尚云凤,但是他可以对付荆鸿,因此他是痛下决心,要把荆鸿给废在这儿。

再说藏身于树背后的老西儿一看,心说时机已到,自个儿要再不出面,恐怕结果难以收拾,可没容等他动身,就听见一声娇叱,老西儿定睛一瞧,就见荆鸿身背后的飞花仓得朗就拽出了腰间的软剑,这软家伙又叫藏腰剑,平时可以系在腰间当腰带子使唤,到了紧要关头,又可以当兵刃,是一种极难练成的兵器。可一旦使好了,往往能收事半功倍之效,当初在云华山中坪大寨,老西儿差一差就栽在飞花这柄藏腰剑下。

老西儿眼瞅着飞花左手一扬,长剑出鞘,而后打垫步飞身形就加入了战场,剑苗子闪动,歘歘歘,直取白一子的前胸。

可荆鸿一瞅,飞花加入了战团,当时大惊失色,想要呵退,已然不及,白一子一瞧,一旁的女子加入了战团,略一分心,这就给了荆鸿拔剑的机会,可同一时间,白一子那佛光剑就好像是通了人性似的,只要白一子意念所致,那柄佛光剑随心而动,剑光一闪,欻拉一下,使了一招叫白日飞仙,这一下可厉害,非但速度快到极致,而且角度妙至毫巅,是又快又准,耳听得仓凉一声脆响,佛光剑格开了飞花的藏腰剑,而且去势不减,是直刺飞花的前胸。

一刹那间,飞花惊得是面如土色,她万万没料到这白一子剑法如此高妙,半招之内分明便要取自己的性命。

可飞花身后的荆鸿也把剑拔出来了,当时也晚了,惊雷闪电之间,佛光剑噗一下,就刺入飞花的前胸,剑苗子从身背后就穿出来了,而且因为速度极快,来了个倒使的天地同寿,就是一剑刺俩人。非但飞花姑娘被一剑贯穿,而且他身背后的荆鸿也被刺中。耳听得飞花惨叫一声,当时身形好似被定住,站那儿是一动不能动。

那么再说飞花身后的荆鸿,他虽被刺中,但是所幸伤口并不太深,且说荆鸿眼见得飞花为了自个儿被小剑魔一剑刺穿,当时心神剧震,他也顾不得自个儿的伤势,忙不迭运气凝神,出手如电,当时把游龙剑脱手,伸出钢钩似的二指,叭一下,紧紧把飞花身背后的佛光剑的剑尖给牢牢攥住。

可白一子呢,一剑得手,他也是心中一惊,啊呀不好,这是误伤他人了,当时本能地就想把这佛光剑给拔出来,可一用力之下,竟然没拔动。白一子这才恍然大悟,心说亏得荆鸿师父攥住剑尖,我要一时疏忽,拔出佛光剑,这姑娘当时就得血流如注,是一命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