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万里追魂老魔头(2 / 2)

这老二位接着书信一看,嗯,本不想出头,都百十来岁的人了,好静不好动。但是掌门师兄亲自来书,不好违背,于是只好收拾了包裹行囊,辞别了门下弟子,这一日,就来在了东京城。

书接前文,且说这一日,魔山老母毕月宵与她这位四师弟,万里追魂老魔头彭海,这俩人儿,先后就来在了东京城,因为有当今皇上的书信印玺为凭,因此顺顺利利就进了皇宫院。

再说四帝仁宗,这位皇上不比寻常,称得上是礼贤下士,更何况现如今请人家来帮忙的呢?因此对这两位老前辈是招待的格外热诚。

赵祯对这老二位是推心置腹,开诚布公,就把当下的形势,讲说一遍。就说想请这二位的其中一人去边关走一趟,瞧一瞧这战况究竟如何,在必要之时,还请施以援手。那么,另一位就留在皇宫院,以防有那些个贼人来犯。

就这样,老魔头彭海作为师弟,心说那我辛苦一些吧,这就走一趟秦州城,让我师姐留守皇宫。可就在这么个时候,边关传来战报,言说细脖大头鬼房书安率军大胜西夏贼兵,西夏王李元昊无奈之下,打算议和,请大宋朝廷派出议和的使臣。

仁宗天子一想,嗯,老太师庞吉向来老谋深算,心思缜密,不如就劳动我这位老岳丈辛苦一趟。

因此,当殿派下老太师庞吉,要他前往边疆与李元昊商谈两国盟好之事,可这老庞吉年岁也太大点儿了,而且一路之上,穷山恶水所在多有,这万一要碰上个贼寇,可如何是好?

因此,四帝仁宗本着一颗体念老庞吉的孝心,打算命老魔头彭海沿途护送庞太师,这不都顺路吗,这彭海也可以顺道去往秦州城。

可就在旨意传下那一刻,仁宗天子忽然灵光一现,他脑子里就蹦出一个念头,咝,不如让这位彭海老剑客暗中护送庞太师,不要让闲杂人等知道,这样一来,朕也好知道这个老太师究竟是否公忠体国,嗯,就这么办。

其实啊,仁宗天子素来用人不疑,对臣下历来关心备至,可这一回,也不知怎么的,就做了这么一个决断,这种事要搁在别的皇帝手里,那就是标准程序,可在四帝仁宗这儿,却是一个意外。

要说这也该着老庞吉倒霉,说句迷信话儿,这叫冥冥中自有天意,这老魔头彭海一路之上,暗暗跟着庞太师,就来在了秦州城切近的边境之上,跟西夏国商谈盟好之事,要说这过程还算顺利,两方面约定,西夏李元昊向大宋称臣,但宋朝每年给西夏岁赐绢15万匹,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宋朝因为付出岁币,因此成为“君”,史称庆历和议。

原本这和议签完也就拉到了,双方各自打道回府。

可西夏王李元昊贼心不死,他就想着能不能拉拢一下这个老庞吉,听说这个庞太师素来与左班丞相包拯面和心不合,此事朝野皆知,那么本王是不是可以从此入手,把这老太师拉到我这边呢。

这么一想,李元昊就动起了脑筋,拿出重金贿赂老庞吉,而且许诺要给庞吉的儿子安乐侯庞昱报仇雪恨,扳倒杀人的凶手包黑头。

要说这银子,庞吉可有的是,家里边金山银山,那几辈子也造不完,因此庞吉只是嘿嘿一笑,但是李元昊一说到可以给庞昱报仇,老庞吉顿时是老泪滂沱,听完了李元昊的计策,这个老家伙就动了心思。

你看古人他讲究这个,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什么有仇不报非君子,等等等等。

因此,庞吉跟李元昊等人一番合计,接下来就跟云华山上贼寇,赵一统跟武廷云他们,就搭上线了。

当时啊,武廷云早已经跟幻术大挪移娄山忙活了好些日子了,那假皇上黄三儿都快愈合得差不多了。这正为这日后怎样把这真假皇上来个偷天换日而发愁呢,可偏偏这时候,老庞吉送上门了,你说这不是天意该着吗?

啊呀,这可把赵一统,武廷云等人给乐坏了,是想什么有什么,看来夺回大宋江山,是指日可待。于是这几方面是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