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兮乎间轻生丧命(2 / 2)

可接下来,该怎么办?

这老少英雄也来的差不多了,军队也都回归了秦州大营,单等八王一到,把那天顺王赵一统和军师大帅胡老道给赚下山来,就要发兵抄山,平灭这座山寨。

府衙之内,老少英雄就在这儿仔细合计,没羽神箭花二郎还从军中取来了云华山的地形图,不过这张图也仅限于标注了各个山头,以及周边的村落镇店。

老西儿徐良和白云瑞,俩人儿盯着地形图看了好半晌,而后拿起笔来,根据当日夜探贼山的记忆,以及从抓获的俘虏口中问来的口供,又在这张图上添加了贼寇把守的各个关口,以及中庭大寨的位置。

容等众人把这张地形图标注完了,往桌上一摊,大家伙儿再一细看,都是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那位说,怎么了,这一惊一乍的?

原来众人就发现,这座山寨可不比寻常,尤其是中庭大寨所处的那个山头,是四面绝壁,孤零零那么一座孤峰。唯一到达中庭大寨的方法,就是徐良他们走的那一座索道吊桥。只要吊桥一撤,你要想从绝壁上攻入中庭寨,那是势比登天。

而且由于这座大山东西连绵几百里,山上古木狼林,卧石如刀立石如虎,你要随便找个地方进山,那是进得去出不来,进了山就得迷路,那些个乡民平日里上山打柴狩猎的小道儿,距离着贼寇的大本营又太过遥远,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而且根据荆鸿小师父的回忆,山寨之上遍布暗道,暗道之内四通八达,寨子里边还有各种物资储藏室,牲畜圈,蓄水池等等,非但可以让贼寇在紧要关头藏身躲避,还可以获得足够的物资补给。

那么,怎么打?

徐良就说,呃嗯,各位,山西人觉着,可以先行发兵,封锁上下山的主要路口,同时撤走山寨周围的乡民,让贼人无法从山下获得任何的物资,先给他围困起来。

四爷点点头,嗯,小良子说的不错,如此一来,还可以逼着赵一统下山来和谈,嗯,不错不错。各位还有什么想法?

白云瑞握紧了拳头,在桌上一拍,四伯父,小侄以为,不毒不狠不丈夫,咱不如给这帮贼寇来个釜底抽薪,直接放火烧山,一把大火把这帮贼给烧个干净,不就得了吗?

云瑞刚说完,一旁的北侠客欧阳春便念诵法号,阿弥陀佛,云瑞啊,不可,不可啊。常言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座大山里边也不知住了多少乡民百姓,这些人祖祖辈辈住在山里,打柴狩猎,以此为生,倘若大火一起,岂不是玉石俱焚,不知会害死多少无辜百姓啊。

蒋四爷也把小脑瓜卜楞的跟拨浪鼓似的,嗨呀,云瑞,多大的年纪了,尽说些孩子话,你以为过家家点火玩呢,还放火烧山,那咱跟那贼还有什么区别?

云瑞脸一红,低着头不敢说话了。

徐良在一旁偷着乐,心说哎呀,我这老兄弟,表面上一团的正气,实则心狠手辣,这往后我还得多多规劝于他。

这时候蒋四爷接着就说,各位,方才小良子说发兵封锁山寨上的路口,这可行,但这一条是长久之计,倘若那贼人在山头守个三两年,那咱就等个三两年吗?不是那么个事儿啊。

老西儿闻听,接着又补充,呃嗯,蒋四叔,方才您老人家这么一说,我倒觉着,咱们忽略了一件事。

噢?良子,你又想到了什么?

呃嗯,当初房书安想要用二王会面的计策,把赵一统给赚下山来,但是,咱们只想着而后再趁势攻山,却没想着这二王会面,其实也是一个机会。

你的意思是说,让八王好好劝劝赵一统,让他能够解散山寨,自动归降?

嗯,虽然不太可能,但是,咱们也需要好好准备,事先拟好说辞才是。

那么,徐良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就因为,在大宋朝来说,剿灭山贼实在是太难了,所以,但有一线之路,是能谈就谈,能抚就抚,实在谈不拢了,再动家伙。你想啊,整个大宋朝立国三百年出头,单单有记录的各种起义或叛乱,就有四百多次,哪儿能说都剿得过来。

而且那年头儿,这当兵的和落草的,他使用的兵器都差不多,甚至在贼人之中,那些个身怀绝技的高人可也有的是,他们是为了生存打拼,那当官的是按期领饷的,所以这一打,很多时候啊,官兵还不是贼寇的对手。

再加上,不少地方的官兵,养寇自重,靠着剿匪的名义,连年向朝廷要钱要粮,这反而成了一条财路,贼寇若都剿完了,那还要什么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