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混动汽车算是结合了燃油车和电动汽车优点的产品。
但不管是油电混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还是增程式汽车,都是通过安装两套发动机来实现。
因此它们的缺点也非常明显——两头兼顾,但两头不到岸。
单一一项拿出来,优势就不够明显。
能不能跳过发电那一步,直接汲取燃油里的能量驱动电机呢?
刘醒又听了一阵,特别是记录了一份各大车企现有的发动机方案以后便回到了工厂。
厂里目前没有接到新的军工项目,只有大量待产的订单。
因此刘醒最近难得的空闲。
直接来到光合石油项目的实验室。
虽然产品研发成功,但刘醒觉得这一块还有不小潜力,所以实验室以及项目并没有关闭。
“想要直接汲取里面的能量?或许你可以看看这个。”
实验室负责人带着刘醒来到一个巨大的玻璃容器前。
“这是实验室一样失败样品,我原先是想进一步提高光合石油的单位能量,最后也实现了,但却失去了原本稳定的性质。”
负责人说着按下玻璃容器旁边的一颗按钮。
立马有一根管子伸进了容器内。
这一伸不要紧,原本看似平静的“液体”立马沸腾起来,就像是煮开的沸水一样。
“它的能量是初代光合石油的三倍,但您也看到了,一有半点风吹草动,这些菌类就会自杀。”
“自杀?”
刘醒凑到容器前想要看清楚变化。
“没错,就是自杀,它遇到较为明显的震动晃动就会自我解体,并释放出电能。”
“你是说这种菌能够用来驱动我构想中的发动机?”
“有点希望,但是我们首先得把它不稳定的问题解决,让它变得可控。”
刘醒点头认可。
毕竟要是像刚才那样,仅仅是轻轻搅动一下就开始发电。
那么连储存和运输都做不到,更不用说直接加到车上了。
不过这终究是能源的一种,谁都能够使用。
朦胧之间,刘醒似乎抓住了新式发动机的原理。
把直接汲取能量换成控制燃料自我放电...
他一把抓住身旁负责人的胳膊问道:“这种新菌是如何产生的?条件复杂吗?”
“厂长,你难道是想?”
“没错,如果这种新菌可以由原本的菌类转化,那么我们就没必要想办法控制新菌,只需要把控转换的条件就可以!”刘醒眼睛越说越亮。
生物进化不同能量转换,过程中没有损耗。
如果能降低进化条件,甚至可以放弃提高单位的能量,仅保留能够自我放电的性质即可。
凡事开头难,只要理清思路,以大洋工业的条件研发速度会非常快。
在刘醒等人开始自家的造车计划的同时,他们的对手也同样设立了同样的项目。
每个人都想成为汽车新纪元的开创者。
不管是中部汽车联盟,还是海外汽车联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混合动力作为新车的车型。
这是目前市场的主流,缺点相对较少。
其实对于刘醒而言,还有核动力这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