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弹、基因怪物又或者其他的生化武器,或许在不久以后就会出现在战场上。
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的恶劣战场环境,刘醒在原有的机甲项目组上额外增加了一个小型人形机器人的项目。
他计划打造出一款能够代替传统地面部队执行高危任务的机器人。
虽然战甲经过多次升级,但主体毕竟是人,在能源受限的情况下,发挥出来的力量已经难以对抗那些生化怪物。
除非对己方士兵也进行同样的基因改造升级。
但机器人则不同,如果在其体内安置大功率的发动机,在机体强度足够的前提下它是有可能发挥出等同基因怪物的力量的。
刘醒把这个项目交给了李樱负责。
对方当初在学校的时候就研发过类似的作品,有着一定的经验基础,加上六级系统提供的高级技术,创造出一款合格的机器人的难度应该会大幅降低。
等到刘醒来到项目实验室的时候,李樱正穿戴着一套类似战甲的装备在比划着不同的动作。
在她旁边,正立着一个跟她差不多高度的机器人。
“校长,你来了。”
李樱见到刘醒,连忙打了个招呼。
她身旁的机器人也同步对刘醒做了同样的打招呼的动作。
看到这一幕,刘醒也是微微点头。
他自然看出了这机器人的水平,在信号传输方面已经接近甚至实现了零延迟,否则不可能做到这么高的同步率。
这是从黑龙机甲驾驶舱移植过来的控制技术。
只是稍稍改动了传控系统,多加了一套远程通讯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电磁环境自动调节机器人的无线电波段,即使敌人制造出强干扰的环境,也能保持对机器人较好的控制。
机器人的外壳材料同样先进。
是由螳螂虾专家和海豹矿工联合打造出来的一种新型超合金。
主要成分是钛,还加入了一些特殊的稀土元素。
具有高强度、耐腐蚀、隔绝性好等特质。
除此之外,这种超合金还有一种特性,当将它的分子结构重新排列以后,它会转变成为一种液态金属。
刚好可以应用在机器人的关节部位。
这也是为什么这台机器人的动作跟正常人类一般丝滑的原因。
“校长,我参考了你提供的仿生无人艇的资料,机器人内部的元件排列类似于人类,以合金骨骼来代替传统的支撑杆,理论上人类能做出来的动作它都可以实现,人类无法做到的动作它也能做到。”
“很天才的想法,动力系统方面呢?听说你对那套反重力发动机装置不够满意。”
这也是刘醒这次过来了解情况的原因,要想机器人能够对抗那些基因怪物,动力系统可是重中之重。
以蚂蚁的力量可无法撼动巨象。
“反重力发动机的功率的确满足设计指标,但她的能耗同样不小,正常情况还好,如果是在剧烈战斗状态,现有的能源顶多只能支撑20分钟的时间。”李樱解释道。
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刘醒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这套反重力发动机技术是从六级技术【潮汐能反重力发动机】上改动得来的。
当时只考虑了保持同样的功率,却忽略了续航。
陆地上可没有像海浪这样无穷无尽但又足够强大的力量。
“你先调试其他,动力系统方面我会安排专门的人员来解决,具体的需求你列一份发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