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的工作刚开始不轻松,后面播种什么的也这么快吗?”
虽然仍然有态度不乐观的人,但更多人已经涌向科农项目的报名网站。
一时之间,科农项目迅速成为了大夏互联网最热的话题,而各大城市也出现了一股离职潮。
离职理由出奇的一致——城市压力大,我要回农村。
这事甚至火到了海外。
不少国家的农民开始联合起来,对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向大夏学习,引入高科技以提高农业方面的产能。
这些国家虽然头疼,但也看到了大夏这种政策的好处。
民以食为天,粮食永远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求,多存点粮食不是坏事。
至于没机器没技术,买就是了。
特别是北极熊联邦和枫叶国这种地广人稀的国家,如果真能把那些荒地开发成耕地,产生的收益将会是一个极其可观的数字。
这又使大夏各大企业狠狠地赚了一大笔,就连作为项目发起者的刘醒都没想到会有这种意外之喜。
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天,刘醒早早就来到了新能源实验室。
项目负责人向他汇报项目有了重大突破。
“厂长,这次多亏你们带回来的细胞,我们从中提取出一段基因注射入原有的培养基中,新样本的繁衍速度比起原来要快出20倍!”
细胞?刘醒先是一愣,很快就明白对方指的是什么。
这些细胞是从倭国那种肉山一样的怪物身上提取到的,除了繁殖力极强以外似乎没有其他的作用。
不对!好像还有一个特点。
“我忘记告诉你,这种怪物非常惧怕火焰,一旦触碰到一点火苗就会迅速蔓延到全身,不知道跟它的基因有没有关系?”
“还有这回事,”那位研究员听了眼睛一亮:“易燃说明它的内部很可能蕴含着可观的能量,如果培养基也继承了同样的特质...”
他说着拿起培养基,快步来到一台传统的汽油发动机面前。
“我们直接测试一下。”
随着液体被倒入油箱,研究员尝试着启动发动机。
第一次,没有点火成功。
第二次,倒是有运转的声音,但依然以失败告终。
研究员第三次按下开关,发动机的声音比刚才大了许多,但很快又迅速减小。
再次失败。
但不管是研究员还是刘醒都没有露出失望的神情,反而是满脸的惊喜。
有反应,就说明是可行的。
只不过有些地方的指标还未达到。
研究员又拿出几瓶新的培养基加进油箱。
这一次,效果又比之前好出了许多,发动机果真能够运行一段时间了,虽然功率维持在一个很低的程度,但它切切实实被发动成功了。
“应该是单位微生物含有的能量不够,只要把这个解决,我们就等于拥有了源源不绝的石油。”研究员兴奋地说道。
但刘醒心中的兴奋比他更甚,新能源一旦开发成功,系统便可以升到6级。
届时大洋工业集团的科技实力将会迎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足以碾压任何蓝星现有的技术,什么白头鹰联邦、新非利亚都不足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