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农村生活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这房子得有几百方了吧,老子那二十来方一个月租金也得好几千。”
“弱弱地问一句,现在还可以报名吗?”
第一批科技兴农(下面简称科农)工作者发出来的帖子迅速在网络上引来热议。
特别是那些由息壤打造的科技农庄,里面清一色的智能家居,甚至还有着一个高智能的管家机器人,哪怕是城市中的家庭也做不到这般齐全。
许多还窝在出租屋里面的务工纷纷动起了心思。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只放在住宿上面,有人还看到了农庄以外的环境。
那些山区倒还好,虽然地形崎岖,但至少有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
可那些沙漠、海岛上怎么种东西?
即使有着沙转土和沙稻海稻之类的农业技术,也还需要考虑到恶劣气候条件这类因素。
一次沙尘暴或一次大潮,就可能前功尽弃。
虽然有着机甲辅助,但是工作组的人数也不多,大多都是4个人,少数的有6个人,真的能够照料得来这么多耕地吗?
要知道,除了供吃供住以外,这些人都是没有工资的。
只有产出农作物并回收给政府,才能获得现金收入。
如果农田颗粒无收,岂不是白白当五年的廉价劳动力?
有人把这些分析往网上一说,瞬间摁下了不少人的冲动,更多人选择观望起来。
对于网上的讨论,初来乍到的项刚等人并没有看。
四人在享用过一顿丰盛的晚饭以后,便聚集到客厅上。
他们没有忘记官方工作人员的交代,打算先把工作指南认真阅读一遍。
【神农机甲操控指南】
【土地改造指南】
【播种指南】
...
考虑到不少报名者没有相关的务农经验,官方在这本工作指南上作出了细致的步骤划分。
如果项刚等人不认真阅读,还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开展。
四人小组认真阅读了一遍,然后又初步定下分工,便早早上床休息。
他们很清楚自己是过来工作而不是度假的。
翌日早上八点多,四人早早起来用过早餐,但窗外还是漆黑一片。
时值冬季,昼短夜长。
西北的日出时间要在10点钟以后。
“项哥,现在外面的气温接近零度,这种时候真的能种水稻吗?”刘铁柱闷声闷气地说道。
他小的时候也跟着村里大人下过稻田,但都是在春夏时节播种。
隆冬时节沙漠播种还是第一次,不由得有些担心。
“昨天咱们刚到的时候还没有这所大房子呢,还记得工作指南封面那句话吗?请相信科学的力量!”
项刚的话掷地有声,当过兵的人对国家本来就有着不一样的感情,他相信政府不会欺骗他们。
刘铁柱没有说话,而是看了眼这个明亮的新家,重重地点了点头。
等到天边冒出第一缕曙光,四人走出房子,往边上停着的巨大机甲走去。
今日,他们要利用这些大家伙完成一千亩地的改造。
验证过身份以后,四台机甲的眼睛亮了起来,左腿一侧降下一座舷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