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避免御史和当地的官员结党营私。
所以御史是个辛苦的职位。
这位柴御史以为能够换到一个好一点儿的地方去,然后找机会回京,或者换个其他官当当。
结果没想到来了淮北这个地界。
他们当御史的内部消息很灵通,都知道有些地方不好做,谁也不愿意沾染。
自己真是倒霉。
到了之后吧,就知道水很深。
前任御史忍不住往京城里面报了一点儿淮北地面的事情,结果在出去巡查的时候,非常不幸,遇到匪寇了。
人死得挺惨。
尸骨不算太全乎。
他报到京城的折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没有递到皇上手里面。
柴御史调过来之后,明白这地界水深,所以没有什么动作。
在京城的永继帝,确实轻易得不到什么关于淮北地界的信息。
上次薛守拙从刑部的文书当中发现淮北地区的匪寇问题十分严重,让老爹薛文堂把实情偷着捅给都御史。
都御史在朝会上把情况上报给皇上。
文徵晖和一些大臣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这个都御史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呢?
他们赶紧联络安插在淮北的各级官员,询问有没有监察御史把折子秘密送到京城了?
一时之间,他们没有想到从上报给刑部的文书上,也能发现问题。
都御史发现,朝中大臣对于淮北地方的事情很敏感。
他不吭声。
作为都御史,对于朝局和皇家的变化他是非常敏锐的。
他感觉到了皇上对淮北地方的事情开始关注,对太子和齐王的态度有了变化。
所以,他先开这一炮,也算试试皇上的心思。
皇上果真没有说别的,反而夸赞了他一下。
都御史觉得,自己的试探很成功。
一旦在储君问题上以后真的有变化,那么他也是有功劳的。
如果没有变化,最后淮北的事情不了了之,那么他到时候就把薛文堂卖了,说有关淮北地方匪寇泛滥的事情,是薛文堂撺掇他上奏给皇上的。
到时候也可以脱身。
大家印象里觉得御史都刚正不阿。
这和觉得内行卫无所不能查一样可笑。
如果皇上的内卫什么都能查,御史都刚正不阿,文臣都忠君爱民——
那一头驴都能当好皇上了。
岂不是太简单
很扯。
官场上混久了,猪都得学会审时度势。
哪有简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