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南北之争(2 / 2)

后来朝廷想尽办法,把娄家一举端了,百十号人,连刚出生的男婴都弄死了。

自此,江南豪绅士大夫终于明白什么叫朝廷的威严。

那名倒霉的进士进献杂交水稻之法,背后就有娄家的身影。

他自幼家贫,但是见解极度不凡,异常聪颖。

由于他的出色,被娄家看中。

一直资助他,直到考中进士。

结果,当时的虞朝皇帝一开始很很高兴,后来一些北人出身的大臣闹着集体辞官。

说什么,既然江南娄氏麾下有各种经天纬地之才,朝廷还破费钱财养着他们这些庸人作何。

既然用杂交之法,变了让朝廷米烂陈仓,那么何必在北方屯田垦荒,不如尽数移民去南方丰饶之地,广行水稻杂交之法。

正好这个时候,朝廷派往南方的御史得罪了当地的官员和豪绅,竟然被联合起来搞死了。

然后南方的官员们官官相护,尽力掩盖此事。

当时的皇上忽然醒悟。

南方不可以更加富庶,否则再怎么鼓励人们去经营北方,也没有成效。

辛辛苦苦种一年粮,结果和用了水稻杂交之法的地方相比,产量差距悬殊。

万一北方遇到天灾战争,人都不固守家园,直接往南边跑,你拦得住吗?

南北方经济可以有差距,不能有那么大差距。

除非北方领土不要了。

那还是天朝上国的君主吗?

那特么不成偏安一隅了吗?

所以,明知道进献水稻杂交之法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出于政治考量,还是得杀!

更何况他还和娄家有关系。

所以,这位穿越前辈就这么倒霉催地死翘翘了。

“那么他进献的杂交之法,皇上也不说偷偷留下来,让后面的皇帝去尝试好了。”

“我估计,当时的皇帝就是你这么打算的。但是兴许那位穿越前辈也留一手,关键的技术核心没全部告知。本来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加持下,水稻杂交也需要很多实验才能实现。估计这位前辈也只能实现一部分杂交成果。他恐怕不会全盘托出,也是待价而沽。所以后世的虞朝皇帝,没能够根据有限记载,实现水稻杂交之法。”

系统猜测的没错,当时的情形确实如此。

永继帝都曾经想过根据宫廷档案记录,把所谓的杂交之法试种成功。

但是不得要领。

薛守拙感叹:

“那现在淮北怎么办?这里本来是不缺粮的。可是天灾人祸之下,这里硬是丰饶之地变成了缺粮的地方,关键还不南不北,正好是夹心地带。”

北方以为淮河附近还会缺粮吗?

南方认为,这地方跟我没关系。

皇上只知道,这里是漕运非常重要的地段,保住运河就好了。

谁知道,淮北的百姓很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