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母亲的原因,太子从皇后那里继承来的资质不好。
他绝对不会承认,他对太子的教育有问题。
太子对给他讲授课业的五经博士周子琰说:
“周博士,文大人真的明白我的处境吗?”
“殿下啊,您是嫡是长,只要您行的正坐的正,有什么问题呢?”
“汉武帝的太子刘据还没有过错呢,不是让他的父皇杀掉了吗?”
周子琰一听,气坏了。
太子怎么这么牛心古怪?
这都想到哪里去了?
“太子,是不是有人跟您说什么了?无论怎样,您要记住,谁离间您和陛下,谁就是您的敌人!”
周子琰作为文徵晖的门生,敏感度还是足够的。
他赶紧一溜烟跑去文大人那里,汇报这件事。
“这是有人在太子面前嚼蛆,挑拨离间。太子心性不稳,又连受挫折,长此以往,和皇上父子离心,那就危险了!”
文徵晖也明白,此事非同小可。
对于文大人这种老狐狸来说,永继帝搞得那一套,他都觉得幼稚。
给太子找一块磨刀石,磨磨他的性子。
只要你装傻充愣无视,以不变应万变,对方弄出花来能怎么地?
所以姚祖荫都当街喊出来“文阁老”这三个字了,他也气定神闲。
别人问就是,什么?不清楚?与我无关!
永继帝都没有办法。
除非把文徵晖和姚祖荫都关大理寺去,上刑。
那样自己这个皇上真是青史留名了。
没有证据,把朝臣关起来一顿打,以后谁给自己干活?
除了虞朝开国皇帝这么干过,那是非常时期,为了体现王朝法度的威严,此后还真没哪个皇上有这么大胆子。
但是,如果太子和皇上的父子情分出了问题,一旦永继帝起了换太子的心思,必须找一个理由的话,恐怕自己就是那个不错的理由。
到时候大理寺的皮鞭镣铐大板子,一顿下去自己的老骨头都能成浆糊。
文徵晖只好偷着约太子东宫的总管太监。
文徵晖尊称对方叫大监。
“张大监啊,您可是太子的身边人,殿下最近竟然对圣上心怀不满,这要是让圣上知道了,您说……”
“咱家的脑袋就要搬家了!”
张大监听了,面无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