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住了孩子,言氏却有些烦恼,夜里与夏安商议:“我明白陛下与公主的苦心,只是素日朝拜说话,我瞧着贵妃娘娘极有主见,这事是不是不瞒着她更好?将心比心,要是有人对我女儿起了坏心思,就算你都处理妥当了,我也更希望自己清楚这事。”
夏安点头道:“我也觉得该告诉娘娘。”
“那你当差时候回禀一声?”
夏安说:“什么话!自然是你入宫请安,禀告此事。”
言氏皱眉道:“我一个外命妇,说这个合适吗?会不会被看作搬弄唇舌?”
夏安直拍大腿:“傻呀媳妇!你们都是当娘的,说点私密话不比我个大男人合适?二来,娘娘那个脾气我素深知,这事陛下敢瞒着她,那是因为他是天子,娘娘生气也就捶他两下。我们是臣子,该当尽忠,没有瞒着事不叫主上知道的道理。”
夏安眨眨眼:“第三件,有这样卖好拉近感情的事,自然是你多做更好。这是为夫对贤妻的私心。”
言氏红着脸啐他,直到缩进被窝了,又露出半个头来说:“还有个事,我听丹英这意思,恐怕惠芳也会告诉嘉安君。我是与她通个气,两人一起入宫说这事,还是单独见娘娘禀告?通气吧,就怕娘娘嫌我们拿宫里事在外说嘴,不通气,万一嘉安君那边知道了,又显得我掐尖卖好。”
夏安想了想:“近来朝堂上风浪翻滚,崔瑾看着闷声不吭,其实一直推波助澜,自己捞好处,也帮娘娘做些事。大家现今还是同僚中的同僚,我看先探探嘉安君的意思也好。就算她被婆婆们压着,不便掺和,咱们也是打过招呼了,不伤和气。”
果然疼爱女儿的母亲都是一个想法,嘉安君与平原君一拍即合。正好上元佳节将至,入宫请安的理由找都不用找,两人直奔昭阳宫,将前日南书房发生的事原原本本与晴翠说了。言氏还认真补充道:“小女再三叮嘱不许泄露,妾身已经答应她了,娘娘千万疼惜妾身,别叫我做言而无信的母亲。”
晴翠笑道:“你们放心,此事我等元宵之后再发作,不叫你俩在孩子们那里惹了‘嫌疑’。”
两人笑着行礼:“多谢娘娘。”
嘉安君又补了一句:“娘娘勿要拖延太久,陛下限这两人三日内动身启程,如今她们到处托关系呢!”
“托谁的关系,你可知道吗?”
嘉安君点头:“知道,这也是外子要妾身禀告娘娘的,他说先前大略是走了眼,被糊弄了,这两人并非寒门清流,昨日竟求到崔近儒门上了。”
“子瑜从何处得来的消息?”
“他从崔琳那里知道的,瞧那个样子,崔近儒似是要保她们。”
晴翠便不再追问细节,冷笑道:“老崔胃口倒是真大。嘉安君,你们只如往常一般生活,不必多做什么。”
嘉安君有些犹豫:“娘娘,近来风大……”
“风大才会闪了舌头,”晴翠笑道,“刮大风时倒不如不开口的好。你们一门同宗,又是晚辈,还是要谦恭守礼为上。叫子瑜稍安勿躁,静待这阵风过去就是。”
“是。”
贵妃与皇帝共同理政,看到为两个师傅求情的奏章,顺口问一问前因后果,自然也就不稀奇了。晴翠说:“南书房出了这样的事,学察、学监、司教、掌教等人岂能一无所知?传她们来见我!”
七八个女官在殿中一字排开,晴翠开门见山问道:“公主入学,学习内容与二皇子并无区别,你等因何擅改课程,专教无用之语?”
女官很傲慢:“南书房在紫宸门外,娘娘身在后宫,份属内务,不当过问前朝事。”
晴翠愣了一愣,不由得笑了:“朕与圣人欲为公主择明师,故有女科举。尔今以内外之分谏我,他日朝臣以卿为女身议退,岂非出尔者反尔?宜当戒之。”
女官傲然道:“臣乃朝廷命官,一应选拣提拔,俱走吏部明示。冬至赴宴,宴在乾明宫,非在坤德宫,自与后宫不同。”
晴翠笑道:“既然如此,卿等自归朝堂,不必囿于后宫,教导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