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大放厥词(2 / 2)

姜丰年起身,躬身施礼。

“公主殿下可是要回京城?”

知道陆元元她们去了一座海外孤岛,想不到这么快就回来了。

“暂时不回去,姜大人,我今日来,有一事想麻烦大人!”

姜丰年忙恭敬的说道:“公主殿下有事尽管吩咐!”

陆元元看着他,说出此行的目的。

“……,所以,姜大人,我打算在海洲府成立一家船舶公司,以便后期运作,……”

姜丰宁震惊不已,想不到这位公主殿下竟然有这样的魄力。

打算打造舰队,探索大洋彼岸,要为大越寻找高产粮种。

这是何等的胸襟?

其实,沿海的渔民也不是没有想过,到大海的另一边看看,只不过都没有成功罢了。

至于大海的另一边到底有什么,谁也不知道。

如今,这位福德大长公主却说的有理有据,也不知道她是从何处听来的。

“如此,那下官就让人看看,找一处合适的地方,给公主殿下修建屋舍。

至于海洲的造船世家,云城谢家为首,黎县薛家为次,再就是上次公主殿下去过的那个南丰县,湛江穿流而过,水利便捷。

有一家造船世家刘家,都是有几十年或者上百年历史的造船世家。”

姜知府说完,就吩咐下面的官员,让他立刻找出一处离府城不远,还要临江面水的宽阔地方。

很快,主簿就呈上结果。

最合适的地方,就是府城与南丰县的中间,有一个镇子,叫黄羊镇。

这个镇子不是太大,不过周围地势开阔,离镇子二里处,就是湛江,这里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码头。

刘家船行就在码头西边。

还有一处,就是海洲府东面的黎县,与郑县和云城成三足鼎立的地势。

黎县西郊有一处矮山,薛家船行就在附近,这里的优势,也是靠近湛江支流恒河,与南海想通。

陆元元看着舆图,先看了南丰县的那个镇子,觉得在海洲北面,有些绕路。

虽然有湛江穿流而过,但是陆元元记得那边是湛江的下游,经常被大水淹没,不是太理想。

其实郑县地处湛江上游,也临江面水,就是离海洲府有些远了。

这个黎县虽然也有优势,就是河流和大海相通。

若是出海的船只直接能从南海入港,直达黎县,再转运到海洲,就能省去不少麻烦。

不过空地是一处矮山,就有些麻烦了,难道要把船舶公司建在矮山上?

要是把矮山夷平,工程量又有些大了,再说也没有必要。

要是占用百姓耕地,也是万万不能的。

这个时代,田地就是老百姓的命,赖以生存的根本。

陆元元并不想和老百姓争地。

最后陆元元也看到了云城,那边靠海近,就是到海洲府要两天的路程,有些不方便。

最后,陆元元打算去这几个地方实地考察一下,看看哪里合适?

还有就是去见见这几家船行的当家人,商议打造大船的事宜。

姜丰年自然全力支持。

不论船舶公司建在哪个县城,都属于海洲管辖。

若真如公主殿下所言,出海远洋成功,那么海洲的未来蓝图,可就要重画了。

他挑选了十个衙役,陪着陆元元她们先前往南丰县。

等到了南丰县,也确实如陆元元所想。

那个叫黄羊镇的地方,竟然就是上次陆元元来赈灾时,被困的那个地方。

镇子不远处有一座矮山,山上有座城隍庙。

陆元元还清楚的记得,就是在这里发现了得了疫病的灾民。

为了防止疫病扩散,她和顾铮,还有姜知府都留在城隍庙里,和灾民共同抗疫。

这个地方,陆元元打算留在第三位置。

看了地方,陆元元又去了刘家船行。

刘家船行的家主,如今已是六十高龄,正打算把家主之位传给儿子。

只是刘家儿子众多,家主之位互相争抢不下。

刘家家主正是心力交瘁之际,对这个忽然冒出来的福德大长公主,敬重有加,不过却对她打造舰队的事情抱怀疑态度。

陆元元也不是上赶着非要与刘家合作,见刘家如今乱成一团,对自己的合作提议又不太热心,也暂时歇了与刘家合作的心思。

离开黄羊镇,陆元元直接绕道去了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