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还是转转,随便找了个小摊,要了两笼蟹黄汤包和一壶酸梅汤,慢慢地吃喝品尝。刚吃完一笼、正要吃第二笼的时候,孙凉瞥到旁边那桌便是刚才在北瓦舍牌坊下碰到的两个年轻人,这么巧就又遇到了?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巧合,何况孙凉对东京也不熟悉,想想也能明白,这定是那束盯着他的目光派来的人。只是不知这帮人是有什么企图,进东京这一会儿自己也没露财,那基本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对自己这个“人”感兴趣。那么,是对自己做过什么感兴趣,还是仅仅是“人”而已呢?
那两个年轻人只是要了一壶茶,一边喝茶一边盯着孙凉,只是这盯人未免太明显了些,让摊主都在时刻留意着三人之间的动态,生怕哪边一冲动砸了自己的摊子,那这一日自己的基本就挣不到什么银子了。这摊主估计也是见此种清醒多了,便随手又拿起一笼汤包送到了孙凉的桌上,道:“客官,我见你吃的香甜,便多送您一笼,还请慢慢品尝,也好给些建议。”就在低身放下汤包的同时,摊主轻轻说道:“客官,我这里一天剩不了几个钱,如若有找先生麻烦的还请移驾别处,恕过小人。我先谢过客官了。”
本来多送一笼汤包,孙凉还有些高兴,毕竟蟹黄汤包是东京名吃,按照他的食量吃三笼也没什么问题,只是后面又轻声告诉孙凉的几句话还是有被影响到心情,使其慢慢放下筷子,回头看向旁边桌上的人,虽然孙凉心中都明了,可摊主说的也很是在理,真把桌椅碗筷砸烂那这几日摊主都不用开张了。
虽然孙凉不喜欢体谅他人,可真有百姓求到面前了,孙凉虽然有情绪、对摊主怒目而视许久,终究还是让自己微微燃起的怒火平复下来。摊主说的没错,人一天挣不了几个铜板,要是全然因为自己而使得摊子被牵连上,那孙凉心情一定不会好过。既然如此,孙凉拍了拍摊主的手,示意别怕,他会正常吃、摊主也正常做就好,不然容易打扰到两个年轻人,反而得不偿失了。
很快三笼汤包和一壶酸梅汤都已被孙凉吃干抹净,从孟州到东京这一路虽然饿不到,可是真要说吃什么好吃的,那是绝对没有的,这一路上孙凉的食欲早就被吊的很高了,一只想着到了东京先吃点什么好,今日刚到先随意些汤包就好,填饱肚子就可以去天清寺找百空。但是有两个人跟着自己呢,怎么解决好些呢?按照往常孙凉或许会想着如果太麻烦就干脆杀掉二人,可还是自己的刀没在手边,而且,第一次来京城就在城中杀人,那好像也有些过于无视开封府衙了。孙凉虽然自认现在算是有些名气,可公然挑衅东京——大宋国都之所在,孙凉还是万万不敢的。
和摊主打听了天清寺的所在,便装作不知道被人跟着,独自前去寻找百空。好在孙凉的心思灵活,走的路上很快就有了主意怎么解决后面的两人。
天清寺在东京城中东南,乃是五代时周太祖郭威所建,最初名为国相寺,也叫白云寺。寺内有一塔,分为六面、高有九级,里外遍布形态各异的佛像,宏伟庄严,那里原是一座长约百米自然形成的宽阔高台,因附近原来居住姓繁的居民,故把高台称为繁台,而在高台所在建成的塔就称繁塔,所以天清寺也叫繁塔寺。
走到天清寺院外,孙凉还特意停下脚步等了等,等到听见后面二人轻微的脚步声,孙凉才又继续向前,在天清寺山门外拾级而上,一步一步地走得缓慢,仿佛是应证心中虔诚,实则是他在故意引诱二人上钩,才要戏耍佛祖一次。佛祖他老人家帮孙凉解围,想来也不会为难他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