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朝臣们对南宜城并不看好,所以即便知道了这些,也并没多说什么。
在他们看来,苏衡玉迟早是要灰溜溜地回到京城,亲自跪求卸下身上的官职的。
所以,在县衙如火如荼的建造之中,县衙门前那块儿逐渐被众人看重的告示板上,又多了一张大字。
暂时兼任了捕头一职的严慎带着手底下的人一边维护着现场秩序,一边对着众人解释告示上的内容。
“我们知县大人爱惜人才,无论男女,只要识字有本事,觉得自身能力足够,又或者愿意提高自身,不断学习的,都可以前去张家宅院里参与选拔。”
“但凡通过第一轮选拔之人,即便最后没能得到官位,但也可以拿走一两银子的辛苦钱。不过你们且记住了,是男女都可,无论身份地位,无论年纪大小。只要有才,我们大人都愿意给他们个机会。”
严慎这边的人嗓门儿很大,再加上苏衡玉叫人做了临时的大喇叭,将声音又往外传了一些,于是听到消息,围过来的人顿时更多了。
有人听见那句“一两银子”,瞬间就起了心思,当即对着护卫们开口问:“这位小哥,你说得可是真的?就算没被选上做官,但只要去了也给一两银子?”
“不是去了就给银子,去了会管饭,但过了第一轮考核会给一两银子。”那护卫高声解释道。
虽然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问话的那人觉得,能白吃一顿饭,也还不错。
其余人自然也听到了这段对话,当即决定那一日就去张家的院子里碰碰运气。
在场没有一人询问这个“张家”到底是哪一家,毕竟整个南宜城里,姓张且拥有一座谁都知晓的大院子的人家,实在是太容易叫人认出来了。
张家是南宜城的第一大富户,张家那位老爷本是谢家军中的一名百夫长。
对方在一场和匈奴的战斗中受了伤,没办法继续在军营里待着,便回家开始经商。
张家老爷自己也没想到,他在经商一道上竟然如此有天赋,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他就用谢家那边给伤残士兵的抚恤银两赚到了许多钱。
他是南宜城本地人,又深感谢将军大恩,对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有着深切的珍爱。
所以即便后来,他家有了不少银钱,分明可以去更繁华富庶的地方买宅子置田产,但张老爷也没有离开,而是继续留在南宜城,时不时给谢家军送上粮草和衣物。
张家算是本地有名的积善人家,所以南宜城的百姓对张家感官一直很不错。
如今听闻考核地点是在张家,而且这告示上也说了,张家老爷也会是评判官中的一员。
这让不少对苏衡玉还持有怀疑态度的人,对于这次选官的公平性多了点儿信任。
他们想着,反正平日里闲着也是闲着,倘若自己真的有那个运气,做上官儿了呢?
于是乎,又有大一批人暗暗下了决心,准备要去张家院子里试上一试。
告示上的消息经由众人刻意的传扬,没过多久便人尽皆知了。
等到这个消息传得足够远时,水井巷一处寻常院子里,伴随着一阵仿佛撕心裂肺般的咳嗽声,一个年轻的女音坚定无比地开口道:
“爹,后日,我也要前去张家院子,去参与选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