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追追追追(1 / 2)

【卦五十七】巽:巽为风

[巽上巽下]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九三:频巽,吝。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彖》曰: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贞”,志治也。“纷若之吉”,得中也。“频巽之吝”,志穷也。田获三品,有功也。九五之吉,位正中也。“巽在床下”,上穷也;“丧其资斧”,正乎凶也。

【卦五十八】兑:兑为泽

[兑上兑下]

兑:亨,利贞。

初九:和兑,吉。

九二,孚兑,吉,悔亡。

六三:来兑,凶。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九五:孚于剥,有厉。

上六:引兑。

《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

《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和兑之吉,行未疑也。“孚兑之吉”,信志也。“来兑之凶”,位不当也。九四之喜,有庆也。孚于剥,位正当也。上六“引兑”,未光也。

【卦五十九】涣:风水涣

[巽上坎下]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初六:用拯马壮吉。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六三:涣其躬,无悔。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初六之吉,顺也。“涣奔其机”,得愿也。“涣其躬”,志在外也。“涣其群元吉”,光大也。“王居无咎”,正位也。涣其血,远害也。

【卦六十】节:水泽节

[坎上兑下]

节:亨;苦节不可,贞。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九二:不出门庭,凶。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六四:安节,亨。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不出户庭”,知通塞也。“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不节之嗟”,又谁咎[3]也!“安节之亨”,承上道也。甘节之吉,居位中也。“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成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治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由产者亦。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

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精之案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力络,其案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人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手腼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亦则精散,精散则视岐,视岐见两物。

阴极在六,何以言九。太极生两仪,天地初刨判。六阴已极,逢七归元太素,太素西方金德,阴之清纯,寒之渊源。

《上卷》

二、《内功心法》

第一重诀曰:

子午卯酉四正时,归气丹田掌前推。面北背南朝天盘,意随两掌行当中。意注丹田一阳动,左右回收对两穴。拜佛合什当胸作,真气旋转贯其中。气行任督小周天,温养丹田一柱香。快慢合乎三十六,九阳神功第一重。每日子、午、卯、酉四正时,找一阴气重的地方,最好为四高中低。面北而坐,五心朝天,静心绝虑,意守丹田,到一阳初动之时,双手在胸前合什,指尖朝前。

引丹田之气沿督脉上行,任脉下归丹田。如此待小周天三十六圈。由慢至快。气归丹田后,双掌前推,掌心向前,掌指朝天,气行两掌。双掌指下垂,掌指朝下,掌心朝下,迅速收回,左手掌心对准气海穴,右手掌心对准命门穴,真气随手式成螺旋状贯入气海、命门两穴。汇于丹田内。如此意守下丹田一柱香的时间。待此功练有一定功力,能收发自如,有抗寒之功时可修第二重。

第二重诀曰:

极寒午时正,独坐寒冰床。裸体面朝北,气行小周天。五心朝天式,打开丹田门。寒气螺旋入,收发当自如。合和汇丹田,落雪雪不化。缩如一寒珠,雪落无化雪。扩为雾环身,九阴第二重。每日午时,找一极寒之地,面北背南,五心朝天,坐于寒冰床上(一种玉、一年四季都如寒冰一样)。今人练习可在冰或雪上练习,静心绝虑,启动周天三十六圈,意守丹田片刻,打开气海、命门两穴,分别成螺旋状入寒气,吸一柱香的时间后,关闭以上两穴,丹田内有一寒球再不停的旋转,越转越大,至到隔体三丈远,收回。如此反复八十一次,练到雪花落体而不化,放气时雪花距体三尺不落为功成。

第三重诀曰:

法如第二重,阴阳互相克。意在修罡气,热火不侵法。阳中求真阴,九阴第三重。每日子时,找一极热之地,坐于火鼎之上(今人练习坐在铁板上,下面加火,应慢慢加热,以不能忍耐为度)。面北背南,五心朝天,静心绝虑,起动丹田寒气防止热气侵入,其方法就是第二重所练寒气用以抗热量。此乃“真阳中求真阴”。

第四重诀曰:

法如第三重,阴合阴为生。同为修罡气,静流极之法。以阴练真阴,九阴第四重。不拘时间,找一静止不动的水池,五心朝天,坐于湖底,静心绝虑,水位不过脖子,运行丹田真气用以抗水之压力,其方法与第三重相同,待体入水,而衣不湿为成。然后找有流动河水中练,急流下练,而衣不湿为成。到此《九阴神功》成。如用掌把真气放出击人,就是催心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