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
第一批进攻的并不是两个摄魂军内的步兵,而是轰破临安县三个城门的七十辆坦克。
坦克,陆战之王。自从英国发明了坦克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索姆河战场使用以来,就以火力、防护力和机动力于一体的绝妙设计成为了各大强国陆军当中的主力装备。
在城市作战中,坦克通常会因为观测角度的问题受到防御方的打击,但那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防御方要有足够的、能够对坦克造成足够伤害的热兵器。但在这个时代、公元1853年,别说太平军了,就是英国、法国、沙皇俄国、普鲁士王国、美国等世界上的强国都拿不出这种武器。因此,临安县内的太平军各种手段用尽都不能伤害这七十辆坦克分毫。
跟随着这七十辆坦克进入临安县的,是第35步兵师(北城门)、狂风特战旅(南城门)和第2帝国装甲师(东城门)。
两师一旅共计四万多人将近五万人配合着七十辆第三帝国四号长身管坦克一条街一条街的对占据临安县的太平军进行着攻击。
摄魂第一军和摄魂第二军其余部队堵在临安县三个城门之外。曹荣和焦健给他们的命令是完全封闭此县,一个太平军却不能逃出去。
巷战正在进行!
作为和丛林战并称为最难打的两种作战样式之一,原本巷战对进攻方来说,伤亡比防守方要高的多。防守方可以利用城内到处可见的障碍物做掩护对进攻方发起突袭,可以对进攻方造成极大的打击。可是在临安县内,情形却完全反了过来。
第2帝国装甲师和35步兵师,做为第三帝国第一波建军的部队,从头至尾参加了全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在东线战场,打了重建、重建了又打,早已经积蓄了丰富的城市巷战作战经验。
而狂凤特战旅,是华夏帝国继701特战队之后排名第二的一支成建制特种部队。不但平时就注重城市巷战的训练,受周边国家的邀请,也曾多次出境作战。其作战经验、尤其是城市作战经验,虽说不如第三帝国第2帝国装甲师和第35步兵师,但在华夏帝国军界当中,也算是很好的一支部队。
枪声不停,炮声不绝。
小小的临安县内有将近九万人在厮杀,百姓们全都被枪炮声吓得躲在家里,不敢外出。
七个小时之后,随着最后一声枪响,临安县之战落幕。
残余的三千多名太平军俘虏被带出县,出现在两名摄魂军军长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