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澈到杭州水师,托关系租了辆最先进的水轮船,下午便从杭州出发,一路驶向扬州。</P>
再明朗的天气,似乎也变得寒凉。</P>
子夜时分,中途抵达苏州。</P>
贺秋屹立于码头,等待船只靠岸。</P>
宋澈随许晓下了船。</P>
“我能帮你什么?”贺秋第一句便问。</P>
宋澈笑道:“出门太急,忘了添衣服。”</P>
贺秋扯下绒袍,亲自为宋澈披上,叮嘱一句:“要多多保重,姐夫。”</P>
宋澈抚了抚绒袍,有这份心意,有这个称谓,足够了,他没有再多说,转身再次登上客船,微微摆手,再别苏州。</P>
次日傍晚。</P>
船抵扬州。</P>
此时的扬州码头已被清空,一列列官兵部署在港口之上,扬州府各大小官员齐齐等候。</P>
如此阵仗,说明贾太师也快到了。</P>
宋澈的水轮船刚靠近,官兵便摇着小船欲上前截停,老远便呼喊:“中央码头不允许停靠,所有客船向右归港!”</P>
水轮船掌舵的是杭州水兵,他站在船头扯着嗓子喊:</P>
“我们是杭州来的,军舰!军舰!军舰岂能搭载普通人!”</P>
官兵摇着小船靠近了些,眼尖的一眼辨认出了宋澈,昔年姜云天在扬州当教头时,宋澈也不少在扬州官兵面前露面,大家都还记得他这个出手阔绰的宋姑爷。</P>
官兵当即便放了行,还主动在前带路,引导水轮船靠岸。</P>
扬州府众官员,以为是贾太师抵临,蜂拥上前要接驾,可在瞧见走下来的是个年轻人时,大部分又都散了去,只留下两个熟悉面孔,廖恒与李志。</P>
“你来干什么,你快回去!”廖恒不等宋澈下船,便催促着将他往船上赶。</P>
宋澈将贾太师的事,与廖恒说了一遍。</P>
廖恒皱眉道:“你何时变得这么听话了?他叫你来你就要来?你可别忘了,他儿子的死与你脱不了干系!”</P>
宋澈淡然说道:“好像与你也脱不了干系。”</P>
廖恒却道:“他动不了我,但你不一样,瞧瞧这码头接驾之人,哪个不是官僚,就你一个商人!”</P>
“我倒觉得,我这个商人,才是他最想见的。”</P>
贾太师若真要报仇,在他回京任职的那一刻,就已派武德司找上门了,又何必特意传书信,让宋澈到扬州见面。</P>
这老不死的东西,此次下江南,肯定另有目的。</P>
“李大人,您应该知道,贾太师此次来扬州的原因吧?”宋澈问向李志。</P>
李志乃枢密院事,领淮南安抚使,与高琛一派,他肯定知道些什么。</P>
“岁币。”李志说道:“进贡给第戎的岁币。”</P>
与宋澈猜想得八九不离十。</P>
贾太师向来倾向与第戎议和,去年的岁币就本该进贡给第戎,结果却因大梁与西羌结盟而中止。</P>
宋澈长吁一口气。</P>
若贾太师是为岁币而来,他也不用太担心此趟自己的安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