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P>
自大梁与西羌结盟之后,第戎在战场屡屡受挫,北方关外本就缺衣少食,再加之严冬大雪,第戎不得不放弃对梁作战;</P>
不打仗了,便想捞好处呗,见大梁给西羌进攻岁币,便想着来分一杯羹,弥补战争损失。</P>
“哼!”姜云天气愤道:“可恨的第戎鞑子,犯我大梁国土不成,还想赚我国钱粮!此事岂能答应?”</P>
宋澈摇了摇头,“若朝廷没有这方面的考虑,怎可能让第戎王子进洛阳?”</P>
高琛叹道:“陛下龙体欠安,由太子总理监国……太子深受贾太师影响,一直都想破财消灾,此次第戎王子完颜烈进京,十有八九能达成政治愿景,一是与公主和亲,二是进贡岁币,保证来年不再战乱。”</P>
姜云天骂道:“如此懦弱的储君,将来当了皇帝,那还得了?”</P>
“他恰恰是为了当皇帝,才会有与第戎和亲的想法,”</P>
宋澈说道:“老皇帝年迈,命不久矣,当下又朝局多变,太子想要稳坐皇位,第戎这最大外患必须安抚。”</P>
“那你的意思是说,他将自己妹妹献出去,还赔个几百万两的嫁妆,做法是对的咯?”</P>
“害,我只是暂时分析,话都还没说完,你急个什么劲儿?”</P>
宋澈继续说道:</P>
“单从政治上而言,联姻的确可以实现短暂和平,但第戎是什么民族?一个女人,一笔岁币,便能抵消他们野心么?这显然不能。”</P>
他又当着高琛,比出七根手指,叮嘱道:</P>
“高大人,我已思得六议一策,你且仔细记好,面见太子时转告于他,他听后必会放弃联姻——</P>
第一议,便是我方才说的,第戎野心勃勃,与之联盟乃与虎谋皮,万万不可;</P>
第二议,第戎之所以会来讲和,并非他们心悦诚服,而是不再具备战争条件,你可告诉太子,第戎表面讲和,实则施的是‘缓兵之计’;待来年北方冰雪融化,春暖花开之际,游牧渔猎恢复,第戎得了岁币钱财,必将扩充兵力,再度来犯我境;</P>
第三议,第戎鞑子犯我大梁,不论是北方御敌的将士,还是大梁数千万百姓,心中无不对其深恶痛恨,若此刻与他们屈辱纳贡,还要将公主送出去和亲,岂非失了民心?他这皇位还如何坐得稳?</P>
第四议,我大梁天朝乃是正统上国,他第戎不过关外鞑奴,若屈辱纳贡又将公主下嫁番邦,虽表面为和亲结盟,背地里岂非暗示我上国与下邦称臣,如此,岂不失了我大梁王朝的气节?</P>
第五议,可从字面意思出发,宁国公主,宁国宁国,正应了是‘国家安宁’这四个字,将宁国公主送去外邦,国家哪里还能安宁?所以公主必须嫁给自己人——”</P>
“宋兄,你说得太对了!”</P>
姜云天激动得,恨不得亲上宋澈一口。</P>
“别插嘴,老子还没说完呢!”</P>
宋澈郑重道:“第六议,乃重中之重——</P>
试想,我梁朝已与西羌结盟,若再与第戎结盟,西羌会作何感想?再假设,若来年第戎进攻西羌,我们帮还是不帮?帮了便等于与第戎结盟作废,给了他再犯我国的理由,可若是不帮,以西羌之国力,必定抵挡不住第戎,若西羌灭国,唇亡齿寒呐!”</P>
高琛紧紧握住宋澈的手,发自内心感叹:“此六条建议,优缺分明,条理清晰,宋先生真乃无双国士也!”</P>
下一刻,却又担忧:“可第戎王子与使节已引入京城,若是直接拒绝,恐怕有伤天朝礼节。”</P>
宋澈淡然一笑:</P>
“我方才说,有六议一策,六议已讲明,剩下一策,可拒得他们有理有据,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