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朱由校离开之后。
崔呈秀立刻就是屁颠屁颠的来到了张好古的书房。
“二叔,二叔!”
这会儿,张好古正在吃着点心。
这点心是朱七七做的,看不出来,这个干瘦干瘦的小丫头厨艺居然不错。
对于这个小丫头,张好古还是花费了一些心思的。
处理完了公务之后,也会抽出一些时间教她读书识字。
至于儒学经典那就算了。
张好古自己都是学不明白。
这段时间,唯一提升的就是书法,他是风吹不动,雷打不动,每天都要临摹半个时辰,现在就算是写出来也不丢人。
他这个人自问没什么优点,就是自律。
不过,如果可以,张好古还是希望自己可以用键盘输出。
见了张好古,崔呈秀脸上立刻浮现出谄媚至极的笑容:“多谢二叔提点!”
张好古摆了摆手看了看朱七七道:“七七,你先下去休息吧!”
“好!”朱七七点点头。
等到朱七七离开之后,崔呈秀的脸上笑容越发的暧昧起来:“原来二叔好这口,若是二叔需要,小侄儿愿意为二叔效犬马之劳!”
张好古翻了一个白眼,缓缓的开口道:“这是皇上在民间认的一个义妹!”
崔呈秀立刻乖乖的闭上了嘴。
“今日多谢二叔提点!”崔呈秀嘿嘿的笑道:“得以让下官面见天颜!”
“功劳我给你提了!”
张好古缓缓的开口道:“能不能办好,这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咱们这位皇上的性子你也是知道的,不要欺上瞒下,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如此一来,皇上满意,崔大人这内阁大学士也未必就没有你的一席之地!”
“多谢二叔!”崔呈秀再次点头。
“另外,不可滥用民力,不可欺上瞒下,皇上看着,这钱,是一定要到了匠人手中的!”
张好古在一边提点道:“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儿,万万不可马虎,要做好,不要欺压百姓,这些,皇上可都是看着呢,你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心!”
“小侄儿铭记在心!”崔呈秀又拜了拜:“多谢二叔指点迷津!”
“下去吧!”张好古点了点心脏的位置道:“把心思多放在百姓身上!”
崔呈秀退了下去,张好古则是活动了一下全身的筋骨。
这五虎之首,莫非日后就要成为自己的门下走狗了?
仔细琢磨了一下,张好古心中也是冒出来一个念头。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阉党起势。
虽然说,张好古看不起东林党,但是,有一说一,东林党不是什么好东西,好货色,那么阉党呢?
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最好还是让自己只手遮天。
但是,也不好直接跟魏公公翻脸。
张好古跟朱由校的交流当中,也是轻而易举的发现,他跟魏忠贤的感情很深,别管阉党是不是什么好东西,最起码的,魏公公对朱由校的忠诚那是没得说的。
这死太监心眼又天天在朱由校面前抹黑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让魏忠贤在内廷,自己在外廷。
最好的搭配还是张居正和冯保的搭配。
就是他张好古不是张居正,而魏忠贤也未必就是冯保。
张好古琢磨了许多。
这个事情的关键点,还是在狗皇帝身上。
不如干脆学习东林党也来搞一个书院,就让狗皇帝来当党魁?自己来当副党魁,狗皇帝多半是不会管事儿的,那么这个权力自然是要落在自己的身上的。
张好古心中有了想法。
遏制东林党,绝对不能让阉党成了气候。
否则,自己势必要跟阉党翻脸。
随后,朱由校拿来了三大殿的设计模型。
而后,直接就把这个模型直接丢给了崔呈秀,让崔呈秀拿出一个施工方案,其次就是花多少钱的预算。
除此之外,朱由校还是营造法式的诸多心得也是直接丢给了崔呈秀。
让崔呈秀带着工匠们慢慢琢磨。
现在朱由校对于修建三大殿也不是像之前那么多上心了。
与此同时,朱由校现在也是生产和设计了三十多台纺织机和织布机,也已经开始大规模的组织和生产了。
现在朱由校的工作比较多。
一方面是他要观察一下纺织机和织布机看看这两个机器还有没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其次就是,他自己也在研发燧发火枪。
除此之外就是教育的问题。
张好古提出来的诸多思路,要给这些候补官员普及数学,这数学课基本上也是让朱由校来亲自操刀。
张好古自己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一方面是永定县的政务。
另一方面就是新政,现在主要盯着的就是耗羡归公,对比起其他几个太过于激进政策,耗羡归公的阻力相对来说要少一点。
内阁的意思是耗羡归公的这一笔银子直接放在地方,就地发放,节省了人力物力。
而张好古则是强烈要求收到京城,进行一一清点,再来进行发放。
放在地方,我他妈还搞什么耗羡归公?
放在地方上,这帮龟孙还不知道要贪多少。
如今已经到了年底,耗羡归公也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张好古的工作量一下子扩大了不少。
张好古自己忙,朱由校也是跟着忙。
除了研发,这个永定县的诸多政务,这也是需要朱由校来操心的。
一部分衣食住行,吃喝拉撒,还有就是教育培训都是需要他来操心,怎么解决掉这个永定县流民的工作问题,怎么让他们吃得饱。
具体操作下来,让朱由校有了截然不同的感悟。
狗皇帝回了皇宫都开始节俭了不少,首先是减少上供的袍服,其次就是自己的一日三餐。
对于灾民,而朱由校自己也是十分的上心。
他甚至也会自降身份跟流民们同吃同住,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苦难。
朱由校觉得自己有些惭愧。
如今朱由校这个县长的事务虽多,他却也是乐在其中。
在这个过程当中,忽然间就是产生了一种叫做责任感的东西,一个小县数万流民,自己的政令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
再来想想,自己贵为天子,肩头上承担的是整个大明朝。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对于这句话,朱由校也是有了一种全新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