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要么改剧本,要么换人(1 / 2)

老谋子的面子,廖东还是要给。

当然,廖东也想和老谋子偷偷师,陈凯哥和诺兰这种大导演他已经偷过了,现在轮到老谋子了。

过了大概半个月,廖东直接飞到了重庆参与拍摄,因为老谋子说了,他的戏份只有二十五天。

一开始廖东觉得可能是自己的戏份不多,《坚如磐石》毕竟是一部反腐大戏,表面上廖东是主角,其实看了剧本,廖东觉得张国利才是主角,他就是一个工具人……

结果到了片场,一看总制片表,廖东才明白,合着不是他戏份少,而是老谋子拍戏速度太快了,整部电影的拍摄时长也就三十五天。

“真能拍完?”

廖东一边翻总制片表,一边问老谋子,老谋子还没回话,陈婕先开口了,她是《坚如磐石》的制片人。

“我们前期筹备非常完善,如果演员不出状况,三十五天足够了。”

廖东抬头看了陈婕一眼,激将法?

廖东可是威尼斯加金球影帝,一个小小的工具人角色还不是手到擒来?结果他一翻新剧本,发现他还真演不了。

“不是,这剧本怎么改了?”

其实《坚如磐石》的剧本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最严重的就是廖东演的苏见明只是一个技术员,李慧琳也是个新手,他俩凭什么去追查那么大的案子?专业不对口好吧?

不过其他暗线比较精彩,观众可能会下意识忽略这些漏洞。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很多暗线都删掉了……

第一点就是郑刚的身份,第一版剧本里面,郑刚是公安局局长兼任副市长,新版剧本里把公安局局长这个身份模糊掉了,只在细节里面体现。

比如郑刚在的时候,大家对苏见明的态度和郑刚不在的时候完全不同,郑刚的书房里面有一件二级警监的警服……

这不是扯淡吗?

廖东能理解因为时长关系剪掉一些不必要的戏份,《坚如磐石》毕竟还是商业电影,最好控制在两个小时左右。

但是不能瞎搞啊,观众真不一定能注意到这些细节,直接就把郑刚是公安局局长的身份说出来又怎么了?

老谋子开口了,“老陈怕不能过审……”

廖东一拍脑门儿,老谋子口中的老陈是《坚如磐石》的编剧辰宇,北大教授,同时也是编剧和导演,之前最有名的作品应该是自编自导的《蛋炒饭》,黄博的男一号。

这部电影其实还行,标准的学院派,很多人觉得《蛋炒饭》是在模仿《阿甘正传》,其实不然。

两部电影的主人公虽然都是智商不高,非常执拗的性格,但是精神内核不一样,《阿甘正传》是美国梦,《蛋炒饭》则是文人对于底层人的一种美好期望,或者说是他们理想中的乌托邦。

不过有些桥段确实借鉴了,无伤大雅。

《蛋炒饭》也没什么声音,2011年上映的时候票房也才300多万,不是黄博的资深粉丝,可能都不知道这部电影。

但是老谋子就是凭借这部电影看上了辰宇,邀请他来做《坚如磐石》《狙击手》和《满江红》的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