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献礼片(2 / 2)

领导让廖东发表意见,他能有个蛋的意见,琢磨了一下措辞,廖东才开口道,“已经这样了,我建议主要宣传演员,吴经、国际章、大哥成、张毅和胡戈都有很多粉丝,尽量在首周多收割一些票房……”

领导也麻了,本来他们对《攀登者》寄予厚望,毕竟演员卡司仅次于《我和我的祖国》,没想到毁在一个香港导演的手里。

廖东忍不住吐槽道,“我们以后要转变思维了,有些香港导演还活在上个世纪的辉煌中,他们格局太小,根本拍不了这样恢宏的主题。”

领导纷纷陷入沉思,廖东这话他们以前还不太信,林超闲不就干得不错吗?可是这个《攀登者》……

其实《中国机长》拍的也不咋地。

刘威强和李仁刚堪称卧龙凤雏,真不如二十年前张健亚拍的《紧急迫降》。

当然,有些人觉得《中国机长》不如《萨利机长》,还有抄袭嫌疑,其实是没道理的。

刘威强接了《中国机长》之后,就去找了《萨利机长》的特效团队,电影人的事,怎么能叫偷呢?

至于说《中国机长》没内涵的,其实也没什么道理,《萨利机长》确实有内涵,可人家是一部小成本电影,成本才6000万美金,还没有《中国机长》高呢。

献礼片也得考虑票房,《中国机长》没有内涵还是可以理解的,总不能要求刘威强拍出既有内涵,又能拿票房的电影吧?

那他就不是刘威强了……

《中国机长》毛病确实不少,跟《烈火英雄》差不多,有一些硬伤,比如飞机穿过积雨云,就很扯淡,真当飞机都是随缘飞的,没有人管天气是吧?

还有人物脸谱化,好几个角色可有可无,这都是小毛病,总体来说比《攀登者》强了一些,起码及格了。

最让廖东和领导满意的当然就是《我和我的祖国》了,主要是形式太适合主旋律电影了。

普通的主旋律电影时间太长,就会陷入假大空、流水账和上价值的桎梏,但是拍成单元剧就没问题了,时间短,导演都在尽力讲故事,水分挤掉了,留下的就都是精华。

节奏也快,故事一个接着一个,观众接收的信息多了,就来不及吐槽……

不过其实几个导演拍的都还行,最让廖东惊喜的是《相遇》,张一百不知道是不是小宇宙爆发了,这次表现特别突出。

张毅和任素夕的表演也非常惊艳。

我指了指报纸,你点了点头。这种含蓄又炽热的爱情可是很久都没人能拍出来了。

最格格不入的应该就是陈凯哥负责的《白昼流星》了,画面和色彩倒是一如既往的不错,但是故事太拉胯了,廖东愣是没看懂陈凯哥想要表达什么,估计又是借用了哪部经典着作……

不过陈凯哥捧自己儿子的心思廖东倒是看出来了,可他那个儿子,怎么看怎么不像能捧出来的样子……

领导们当场把排片也给定下来了,《我和我的祖国》拍的最好,大咖也最多,直接拿到了40%排片。

《攀登者》成品虽然不行,但是演员咖位比《中国机长》强,领导决定按照廖东的想法来,冲一冲首周末,给了33%的排片。

《中国机长》就只剩下26%了,不过会根据后续票房调整,至于其他电影,一起分享1%吧。

毕竟是国庆档,还是要以献礼片为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