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说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也弱了很多。
最典型的例子,今年国庆档,三部头部作品,《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都没有华宜参与。
相反,前两部电影是菠萝影业、伯纳和北京文化主导,《攀登者》是菠萝影业和吴经一起做的,这才叫资源。
唯一的问题,就是菠萝影业自己打自己……
这也没办法,电影都拍完了,都有献礼性质,不上肯定不行,明年还有明年的主旋律呢。
不过廖东丝毫不担心,国庆档的容量摆在那,就算达不到百亿规模,也是八、九十亿的体量,三部电影一部三十亿,正好……
扯远了,以廖东现在的实力,他还用的着混圈子吗?
胡戈倒是沪圈的人,这么多年了,沪圈最大的欢喜传媒给他什么资源了吗?
《后来的我们》是欢喜传媒出品,井宝的角色胡戈能不能演?
陈可欣是欢喜的签约导演,《七月与安生》《喜欢你》《中国女排》胡戈能不能演?
《独自·上场》倒是找了胡戈,可这是好资源吗?谁都知道这种电影票房高不了。
事实上,这电影都没上映……
是圈子的问题吗?是利益的问题,胡戈不愿意离开唐人,他就没什么好资源。
墨镜王的《繁花》倒是找了胡戈,还是电影电视剧套拍,但是主要投资方可不是欢喜传媒,而是企鹅。
为什么?
谁都知道墨镜王是个坑,尤其是《摆渡人》之后,连伪装都没有了,就是个陷阱。
当然,这么说可能有点过了,毕竟墨镜王的电影,逼格还是有的,可也就只剩下逼格了,收视率和票房很有可能会失败。
胡戈面临转型,演这种戏,还是一演好几年,纯纯地浪费时间,几年过后,谁还能记得他?
《南方车站的聚会》算是这两年胡戈最好的资源了,粉丝都畅想他能拿下戛纳影帝呢,结果去法国溜达了一圈,旅旅游就回家了。
要不是胡戈跟菠萝影业合作了《驯鹿》,廖东把他介绍给了吴经,拍了《攀登者》,胡戈可能就真的接《繁花》了。
胡戈也意识到自己再在唐人窝着,这辈子也别想演大制作商业电影了,文艺片倒是有找他的,可惜轮不到他挑剧本。
所以胡戈成立了个人工作室,不仅接受了唐人入股,还接受了菠萝影业的入股,不然廖东怎么可能把胡戈介绍给吴经?
廖东给胡戈的见面礼不止一部《攀登者》,还有《封神》的申公豹和《流浪地球2》的数字工程师,就是前世华仔的那个角色。
这种待遇,可是胡戈出道十五年以来都没有过的……
话说回来,为什么有媒体开始炒作廖东被排挤?不是想把他塑造成孤胆英雄,而是想让他变成全民公敌。
廖东有粉丝,其他人就没有粉丝了?别人都排挤你,你要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这就是一部分网友的逻辑……
这些事廖东并不在意,他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喷就喷吧,他也不靠黑粉活着。
让杨欣自己看着处理,廖东已经跟着诺兰转场去了洛杉矶,诺兰准备拍飞机爆炸的戏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