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远了,诺兰的风格为什么如此突出?
因为他不会调教演员。
听起来很不靠谱,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诺兰的电影里面,几乎在拍摄之前,就把主要角色的框架和脉络设定好了,角色的人物弧光,跟故事、镜头、画面甚至配乐如何融合,诺兰都提前想好了。
他就像是给演员提前画了一个圈,在拍摄的过程中,在圈里,演员可以随意发挥,但就是不能跳出这个圈……
之前的贝尔如此、小李子如此、马修如此,现在轮到廖东了。
换句话说,诺兰的电影比较重视故事,再加上他的剪辑和镜头风格实在是过于强烈,以至于演员的表演,过得去就行,观众也不会专注在演技上面。
这倒是跟廖东拍《小偷家族》的时候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把演员当成了工具人……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顶级演员想要和诺兰合作,诺兰名气大,电影投资大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们想体验一把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这对于刚刚拿了威尼斯影帝,想要更进一步的廖东来说,其实不算是好事。不过廖东还是甘之如饴,因为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导演。
诺兰属于手把手教廖东拍商业电影了,这种机会可太难得了。
……
“廖,准备好了吗?”
廖东的耳机里传来了诺兰疲惫的声音,这家伙已经二十多个小时没有睡觉了,全靠咖啡和伯爵红茶顶着,倒是有点老谋子的意思了,精力无限。
“oK,没问题。”
“好,那就开拍。”
“啪”的一声,场记板响起,廖东开始动了。
穿着一身消防员制服的廖东在消防梯的顶端纵身一跃,跳到了一辆货车的车厢上面,然后手脚麻利地从车厢顶部的窟窿里跳了进去。
说老实话,廖东的动作可比前世的小华盛顿轻盈多了,小华盛顿笨拙得根本不像是一个特工,但是并没有多少观众吐槽,原因就是诺兰的故事和画面太吸睛了……
货车开始晃动,廖东强行稳住自己身形,扑到了保险箱前,动作娴熟地安装小型炸弹,这才是一个特工应该有的身手。
安装完炸弹之后,廖东迅速退到车厢后面,找好掩体,等待诺兰下一步指示,既然是实拍,诺兰就准备车内车外的镜头都要拍到。
等车外的镜头素材够多了以后,廖东的耳机里传来继续两个字,他按下了手里的开关,早就准备好的爆破组也引爆了车里的炸弹。
砰的一声,一股气浪涌来,廖东差点没站稳,他是真没想到炸弹的威力也这么“刚好”。
不过演员精神爆发,廖东还是冲了上去,一把拉开被炸坏的柜门,从里面拿出一个橙色的手提箱,这就是大家都在找的“算法”。
先把箱子放到车顶,廖东双手一使劲,就再次出现在了货车上面,他步履轻盈地从车顶上下来,罗伯特·帕丁森正好开车着从另一边赶了上来。
“咔!”诺兰此时叫了停,“注意保持匀速,廖,准备跳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