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我们还要过二人世界呢(1 / 2)

熟悉三幕剧的观众都知道接下来就是第一幕的终点,主角一般会在这个时候,遇到一次重大挫折,或者是改变他原本人生轨迹的大事件,也叫激励事件。

《小丑》里面就是廖东在地铁上杀了三个华尔街精英,而《流浪地球》里面是达叔的角色领盒饭。

这也是《流浪地球》第一个催泪点。

当达叔摘下头盔,艰难地回过头打量自己出生的地方时,放映厅里早就哭成一片了。

其实原本这里达叔还有一句台词,“这栋楼是我建的”,后来达叔自己要求删掉了,他觉得这里不说话比较好。

对比其他没有台词硬要让导演给自己加台词的“老戏骨”,达叔才是真正的演员。

演技方面,达叔也把其他人都秒了。可以说,整部电影里面,只看演技,没有人是达叔的对手。

比如电影开篇的时候,吴经对年幼的儿子喋喋不休,以此来表达一个父亲临别时的伤感。

达叔仅用三个字“别说了”,就把吴经秒了。

再配合上达叔在电影里的身份,和女儿的离开……后劲十足。

当达叔开着车进入冰封的上海时,他随口吐槽老伴儿做的面太咸,还有大家漠不关心的太阳……这都是他自己临时加的词儿,尽管平凡,但却能够让观众看出,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对过去生活的无限向往。

最难能可贵的,是达叔的敬业。

吴经在拍摄的时候给廖东打过好几次电话,每次都会提起达叔。

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么敬业的演员我只见过两个,一个是吴钢,另一个就是达叔。”

达叔敬业到什么地步呢?

他不仅会把自己的台词背下来,还会把对手戏演员的台词也背下来,如果有谁现场忘词了,都不用看剧本,达叔可以脱口而出,告诉对方应该接什么词。

这一点,连廖东都做不到……

动作戏就更不用说了,郭凡本来给达叔准备了替身,可是达叔坚持每一场戏都要亲自上阵,穿几十斤的防护服,吊威亚……每次拍完一个镜头,达叔都要吸氧,不然他的身体真坚持不住。

即便这样,达叔还是晕倒了两次,可在清醒之后,依然要求亲自上阵,就是不用替身。

用达叔自己的话说,“在我有生之年有机会拍到这种电影,能够在我们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一页,值了!”

很快,第二个泪点就来了。

在赵金麦通过广播向全世界发出求救信号的时候,冰原上数以万计的救援车同时调头,场面何其壮观。

催泪的一幕出现在各国救援队报到的时候——

“日苯救援队,下士,佐藤隆一,前来报到!”

“俄罗斯救援队,一等兵,伊凡,前来报到!”

“英国救援队,列兵,布莱恩,前来报到!”

这一刻没有国籍,无关民族,所有人都在为了地球而努力,不计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