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牺牲可以,强行不成(1 / 2)

廖东的手不抖了,可以继续参与《烈火英雄》的拍摄。

剩下的戏份不算太多,就是几名消防员牺牲的部分,也是电影争议比较大的部分。

不过这次应该没什么问题,廖东都安排人改过了。

最主要的是他这个主角没死。

原来的剧情里,江立伟最后牺牲了,马卫国完成自我升华,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冲击力不够,也不够感人。

最重要的是前面渲染了那么多江立伟和妻子还有孩子的剧情,最后让江立伟牺牲,这属于偷懒的写法,观众的情绪会比较难以抒发。

可能很多观众没有想到这一点,但实际上大家会觉得胸口堵得慌,江立伟牺牲了,孤儿寡母怎么办?

所以现在的剧情改为江立伟双手严重烫伤,他还能继续照顾妻子和孩子,还能带着其他消防员继续走下去。

但还是需要人牺牲的,那就只能牺牲马卫国了。

马卫国被塑造成了一个“反派”,他的牺牲更符合观众的预期。

他没有让父亲失望,也间接为郑志的牺牲找到了宣泄口。

郑志的牺牲在原版中完全是因为马卫国的指挥失当,两条水带都被烧断了,还让其他人向里面冲,最终导致全员被困。

看起来是够悲壮了,也体现了消防员的牺牲精神。但问题在于真正专业的消防员不会这么指挥,马卫国是“反派”,但是他不是傻子,这不是污蔑英雄吗?

还有郑志的牺牲,来了个水罐爆头,在这个关键时刻搞这一套……不知道陈国挥是怎么想的,强行牺牲,强行煽情,不顾逻辑。

现在这个版本就顺畅多了,马卫国指挥郑志小组按照专业队形反攻,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

但突然出现了一个意外,谁都没有发现,刚才井盖爆炸把旁边的铁塔削断了,由于重力和热浪不断冲击的原因,终于掉了下来,下面正好是一个消防员。

郑志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可是喊已经来不及了,他只好一把推开了战友,自己壮烈牺牲。

而作为指挥者的马卫国,心里受到了巨大冲击,他认为是自己没有观察好地形,才导致战友牺牲,所以毅然决然地顶替了郑志的位置,不顾生死,深入第一线,最终由于保护水带不被损坏,壮烈牺牲。

至于徐晓斌,按照原型拍就行了,真没有必要臆想出来一个被垃圾缠住活活淹死的剧情。

直接就是为保证远程供水,力竭之后被海浪卷入大海无力挣脱而牺牲,这样观众更好理解。

说实话,廖东版的《烈火英雄》除了救火以外,和原来的版本几乎完全不同了。

廖东的戏份也比黄教主少了20%左右,从黄教主一个人的独角戏,变成了一部描绘消防员众生相的电影。

但是拍起来反而更顺畅,这就是编剧对电影的影响。

瞎勾八写剧情和人设的结果就是导演拍起来麻烦,演员演起来费劲,观众看起来尴尬。

所以编剧的钱是真不能省,而且大多数导演真不能当编剧,他们根本不是站在观众的角度写剧情,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

先入为主,就会忽视很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