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剧本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主角被边缘化。
电影名字就叫狄仁杰诶,结果最后高潮狄仁杰一直在边缘ob,解决问题的是阮惊天演的和尚。
刘佳玲的角色也很莫名其妙,亢龙锏不就是个尚方宝剑吗?武则天无所不用其极,就想要这么一个玩意?有个屁用?
当然,最扯淡的就是封魔族刺杀皇上皇后的戏份,会幻术,又把龙头藏在了龙椅下面,直接把人杀了多干脆?
这就是没有矛盾,强行制造矛盾的典型。
一个推理电影,反转和矛盾都靠强行制造,那就别怪观众不买账了。
相反,《西虹市首富》的故事脉络清晰明了,就是沈藤想方设法地花钱,加上闫飞和大魔的笑点一如既往在线,效果肯定比看不懂的电影强。
《狄仁杰》属于另外一种“不专业”的电影人捣鼓出来的作品,他们的不专业不是体现在统筹、拍摄和宣传上面,而是体现在剧本、选角和监管上面。
别看监制名单里面有陈果富这种级别的制作人,但是没人能管得了徐老怪,任由着徐老怪按照自己的想法拍,就是另一个赛道的陈凯哥。
看看徐老怪的高分作品,《青蛇》《梁祝》《金玉满堂》《笑傲江湖》《刀马旦》这些电影的第一编剧都不是他。
选角就更离谱了,都2018年了,华宜还在迷信港台演员,无数次事实都证明过他们根本没有所谓的票房号召力,真是活该。
不过华宜其实也没赔太多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和《邪不压正》一样,也是一部宣传片,宣传的是华宜苏州影视城。
还记得之前管狐想让廖东拍的《八佰》吗?也是为了宣传这个影视城。
所以三亿投资还是有水分的,《八佰》号称七亿投资呢。
最惨的是华宜的股价又跟着跌了一波,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华宜慌了,连忙加大了路演力度,让赵又挺和阮惊天各带一路人马,准备走《战狼2》的模式,二十天跑二十个城市,妄图通过明星效应带动票房。
想多了。
赵又挺和阮惊天有个蛋的明星效应?
彭玉宴还能营销一下努力和健身,而且人家长得确实帅。赵又挺和阮惊天能营销啥?
大概只能营销一下夺妻之恨和古巨鸡的反义词了……
有时候真不得不佩服湾湾资本的造星能力。
赵又挺这种演技和普通话水平,居然和小黄鸭一样,几乎没演过配角,还都是大制作。
《搜索》《致青春》《九层妖塔》和两部《狄仁杰》,全是男一号,当然也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不管角色是哪个省份的,最后都是港台腔,二是这些电影全是京圈资源。
阮惊天稍微差点意思,主要他和柴智屏的纠葛不深,湾湾资本投资的电影,大多要经柴智屏的手。
之前《西虹市首富》就是这样,要不是廖东出手帮热巴截和,宋云桦这个小透明又可以借着票房大卖刷存在感了。
这是这帮人的老套路,一般就是抱大腿,砸资源,然后就跳到大陆小生的头顶上作威作福。
最擅长田忌赛马,和老一辈比活力,和中生代比资源,和新生代比努力,从不和同龄人在同一个赛道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