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融资都是陷阱(2 / 2)

“比如《巨齿鲨》,其实一开始就是华人资本的项目,他们是先花了好几百万美元打磨好了剧本,才上的华纳绿灯系统,不然我也没有机会演男主角。”

“《钢铁侠3》是漫威想要尝试做成中美合拍片,这样他们能多拿点分账,后来发现这样不可行,而且风险比较大,后续就不会继续开放投资了。而且当初投资《钢铁侠3》的公司,也并不是想要通过电影盈利,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

其他几人也很识趣,没有问为什么不展开说,因为人家是为了股市割韭菜呗。

“至于你说的其他几部电影,其实就是风险比较大的项目。《环太平洋》已经都扔到仓库吃灰了,《马戏之王》和《决战中途岛》都是在美国拉了好久的投资,连德国人都不接手,伯纳才接手的。于总为什么要接手?伯纳在美国上市,他要给美国股民信心。”

“《绿皮车》倒是个不错的项目,可这是一部独立电影,阿狸付出的代价远超其他投资商,这就是我们目前的困境,想要上桌,就要溢价。有时候溢价人家都不带你玩。”

窦文韬又问道,“你在好莱坞的投资就比较成功啊,《逃出绝命镇》大赚特赚,《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又拿了金棕榈。”

廖东小熊摊手,“可这些电影都是独立电影,像我想投资《巨齿鲨》和《小丑》,人家就压根不跟我谈。有时候投资电影就像是赌博,不可能一直都赚钱。所以还是要专注内容,内容做好了,赚钱的几率也会大一些。”

梁文稻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可是你好像从来都没失败过。”

“可能我运气比较好吧……”

聊到这,其实就没什么好聊的了。

廖东发现跟这帮所谓的文人根本聊不到一起去,他们关注的永远是屁股,也就是立场。

他们通常会先预设一个立场,然后再去找佐证,这样聊就没什么意思,因为娱乐圈太乱了,总能找到问题。

可是他们只负责提出问题,流量到手就拍拍屁股撤了,根本不关心怎么解决问题。

廖东上《圆桌派》的宣传效果达到了,不过是反效果,因为他怼了王海林。

王海林因为骂小鲜肉,积累了一批粉丝,他们认为廖东在替小鲜肉说话。

廖东懒得搭理,这种事根本说不清,好在王海林挺上道的,节目录制结束以后,主动找廖东说明了情况,他骂热巴的时候,廖东和热巴还没有公开,算是误伤……

廖东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原谅人家了呗,杀人不过头点地,他和王海林的恩怨没大到那个份儿上。

不过《我不是药神》和其他电影的恩怨就大了,这电影太猛了,《邪不压正》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每天的票房还不到《我不是药神》的三分之一。

网上突然多了一些抹黑《我不是药神》的声音,同时还爆出了廖东和大表姐的绯闻,还说热巴捉奸在床。

有鼻子有眼的……